閱讀歷史 |

分卷閱讀14 (第1/2頁)

加入書籤

如有違背秦法者,必將受到嚴懲。如此一來,官吏自然養成了高效處理政務的習慣。幾代過後,官吏們也習慣了我秦國的風氣。”

“原來如此,這新法看來當真是好東西。”嬴渠梁道。

“新法能夠令我秦國國力大增,能夠讓我秦國黔首變得驍勇善戰,自然是好東西。”

對於嬴渠梁的話,嬴稷表示贊同。

“也不知,你口中的‘商君’究竟是誰,何時會來助寡人變更我秦國律法。”

從嬴稷口中聽多了變法之後的美好未來,嬴渠梁不免對“變法”一事心生嚮往。

“其實,稷也可助大父完成變法。畢竟我秦國如今所奉行的律法,就是當初商君所變之法。不過,變法非一朝一夕之事,稷又不能在此地久留。這事兒還是交給商君來辦吧。”

這是嬴稷第一次提到“離開”這個話題。

嬴渠梁當然知道,嬴稷身為國君,不可能離開他的秦國太久。但好不容易才見到的孫子,這麼快就要離開了,也讓嬴渠梁心中生出了淡淡的不捨之情。

“大父放心吧,稷雖不會在此地久留,但既然稷接了大父的《求賢令》,稷至少會助大父奪回河西失地。”

嬴稷已經盤算過了,等到那批在秦國遊歷計程車子們重新回到此地,他正好可以將那些從老氏族們手中奪來的職務交給那些士子。這時候,白起練兵也應該能夠看到一定的成效了。

他和白起將崤山和函谷關屏障奪回來,讓秦國有天險可依,他們的使命,就算初步完成。

沒有嬴稷的襄助,史書中的嬴渠梁都能夠咬著牙從那樣艱難的境地中熬過來,有了他的襄助,秦國的發展只會比從前更加順當。

當然,這也會讓秦國提前進入魏國、齊國的視線範圍之中。但風險一向與機遇並存,他們絕不會畏懼風險!

這時,手底下的人來報,道是趙成侯和韓昭侯送來了求和書。

嬴渠梁將這封求和書開啟的時候,嬴稷就在一邊跟著一起看。

當他看完這封求和書後,面上佈滿了陰霾:“看樣子,寡人打他們打得還不夠狠,他們居然覺得出些錢財,就能將俘虜換回!”

“趙侯和韓侯無非是在試探我秦國罷了。”嬴渠梁道:“若我秦國不答應他們提出的要求,他們才會一點點往上增加籌碼。”

“大父耐心好,稷卻沒什麼耐心。”嬴稷對身旁的使者道:“去告訴趙侯和韓侯派來的人,趙國與韓國需要一家割讓十座城池給我秦國,否則,休怪寡人與他們翻臉!這十座城池必須是地段好且與我秦國接壤的城池,不可隨意拿一些邊陲小城來充數!”

“還有,我秦國不養閒人,趙侯和韓侯拖延一日,便需為這些俘虜提供一日的糧草!他們若是不想要這些俘虜,這些俘虜可就隨我秦國處置了!”

經過一番交涉之後,秦國最終得償所願。

趙成侯和韓昭侯按照秦國方面的要求,以十座城池,換回了他們被虜的統帥、軍官以及兩萬精兵。

至於其餘的八萬士兵,他們決定不要了。

這些人在秦國呆了一個多月時間,消耗了不少糧食。趙成侯和韓昭侯若是想要將這些人帶回本國,不僅需要將這些糧食盡數補給秦國,還需要承擔來回路上的糧食。

對於趙成侯和韓昭侯而言,這八萬士兵只是臨時招募起來,進行過一些訓練的農夫,與那些養在軍營中專程為他們打仗的精兵地位大為不同。這樣的兵卒,他們要多少有多少,不值得花費大代價將這些人贖回。

當兩萬精兵隨著趙侯和韓侯派來的人離開時,其餘的八萬兵卒就那樣木愣愣地看著他們。

明明都是同一個軍營中作戰的兵卒,卻在這一刻被劃分成三六九等。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