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67節 (第1/5頁)

加入書籤

浙閩軍在三沙灣沿岸雖然築有三處哨塞,但面對一下子湧來的上百艘戰船、水步軍兩萬餘大軍的強行泊岸登陸,三處哨塞的三百餘駐軍顯然是無法抵抗的——而近處霞浦、蕉城、羅源三城的駐軍也沒有來援應的意思,僅用一個時辰,前哨登岸部隊,就攻下鑑山,佔領這處三沙灣的制高點之後,主力兵馬則在鑑山北麓,大規模的登上閩東的土地……

趙青山站在船尾艙的甲板,心想:周同這時候應該率兵趕到霞浦北面的分水關城下了吧?

第91章 難易有別

鑑山哨堡的敵軍人數雖少,但抵抗頑強,趙青山在侍衛的簇擁下,與唐復觀登上岸,從鑑山北麓崖岸到山頂哨堡,橫七豎八的躺了上百具屍體,都穿著浙閩軍的褐紅色衣甲,降者不足十一。

殘槍斷刃零落,箭矢插滿地,在午前的秋陽下,展示著戰爭的殘酷跟血腥。

唐復觀說道:“奢家佈防在閩東沿岸的將卒,抵抗意志還頗為頑強啊……”

“那就拿出更堅決的手段,將敵軍最後一點的抵抗意志都打垮掉,”趙青山指向西邊的綿綿山巒,說道,“叫李白刀往西穿插,不要怕浙閩軍敢出來野心,即使有設伏,也要狠狠的將伏兵打潰……”

先驅登岸的武卒,由出身永嘉佃戶的李白刀率領,正沿鑑山北麓追擊潰敵,趙青山要他放棄零碎的殘敵,快速往西穿插。傳令兵得趙青山軍令手書,即刻跨馬去追李白刀傳令。

閩東近海平原,以閩江為界,南多北少。

位於閩江北岸的三沙灣沿岸的羅源、蕉城、霞浦等縣,除了極為狹窄的近海平原外,境內多為山地、丘陵,山體多呈東西斜走。又處多雨、多暴雨之地,溪谷在山體之間橫切豎割,使得地形破碎,這也使得淮東兵馬有一部從三沙灣登岸,往縱深切入,容易封鎖霞浦之敵南逃晉安府的道路。

放眼望去,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地形相對平緩的丘陵還能縱馬上去,趙青山首先關心起斥候有沒有放出去,浙閩軍有沒有可能派出兵馬,與淮東在三沙灣西岸的丘陵山谷之間死戰不屈……

受閩東地形的影響,戰事初期,無法將兵力集中投入一地,除了南面易幟的宋氏以牽制興安守城外,攻打霞浦等城的兵馬也分作兩路,從三沙灣泊岸的兵馬,除了第一水營全部戰卒輔兵一萬五千人外,還有崇城軍副指揮使唐復觀所率的三旅步甲。

登岸的,除唐復觀所率的崇城軍三旅步甲外,第一水營也組織九千戰卒登上岸作為預備兵力,以應對隨時有可能從晉安城增援出來的浙閩軍。

**************

從蒼南出發,經貫嶺道逼近浙閩東部要衝分水關的兵馬,由林縛親率,近三萬兵馬包括由崇城軍指揮使周同及副使陳漬、劉振之所率的九旅銳卒、左光英所率六千浙東行營軍兵卒、周普所率的兩千精騎及輜輔兵。還有第二水營一部沿海南進,陸海並進,遙相呼應。

閩東地處多雨之間,溪河縱橫,又多獨自東流入海,對地形的切割,使得北方軍隊南下多遇阻險,難以有效的發揮戰鬥力。即使以步軍為主,也要海陸並進,以便溪川相隔時,能迅速將舟船填入,修成棧橋,供兵馬輜重透過。

林縛騎在馬背上,前頭探馬馳回稟告:“崇城軍指揮副使陳漬有軍情相稟:分水關已經拿下,殲敵六百,南進霞浦的貫嶺道已經開啟;偵得霞浦守敵出城,不往南、也不往北,沿交溪往西逃竄……”

“這麼看來,趙青山打三沙灣也應該沒有受阻?”林縛徵詢的看向高宗庭。

“應是如此,”高宗庭說道,“奢文莊離開晉安時,應該有妥善的佈置,我們能切斷閩東諸城之間的聯絡,但沒有辦法一下子將霞浦等城包圍起來,將守軍圍困在城裡。只要霞浦等城的守軍不以撤回晉安府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