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07章 閣樓之辯(下) (第1/4頁)

加入書籤

陸斌見朱厚熜想通了,自己臉上也終於展露出笑容來“咱們在說方正巒的這件事情吧,按照我的看法,先生這個事情,終究也只是一份職業而已,這與農人侍田,鐵匠打鐵,鏢局接鏢甚至商人行商,在本質上都沒有什麼不同。”

朱厚熜立刻搖了搖頭,擺出不同的意見“阿弟,這不對,先生,絕對不只是一份職業而已,所謂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這是欲求學,欲上進,欲治天下的引路之人,怎可用區區職業二字一概論之。”

王陽明立刻讚道“這點,我與他看法相同,你當明白,先聖孔子另外一層稱呼,可是叫作至聖先師,聖人也是教化三千弟子,廣收門徒,其所思所想傳諸後世,這才有儒家之學的興盛。”

“兄長你說的乃是先生的作用,先生您說的則是儒學的演變歷程,這與先生這兩個字,並不關聯,我且問你們,先生授業,是否要收束脩?”

“自然是要的,先生也是人,不收束脩怎麼生活?”

“這和鐵匠打鐵修補鐵具獲得做工錢,和農人侍弄農田獲得果腹糧,桑農養蠶換取升生絲錢,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嗎?”

朱厚熜撓了撓腦袋,但王陽明立刻介面便道

“我認為有,事農者,飽腹兩三人,事百業者,飽四五人,而為師者,授業者也,傳淑世之道,活命者萬千,這應當是他們最根本的區別。”

“您說的是結果,且是求學者中志向高遠之人所求的最終結果,而非授業者最終追求,授業者,如方正巒者,鄙薄之輩也,如吾師周清,盡職盡責者也,又如您,尋救世良方,傳諸眾人者也,由此可以知曉,都是以教書匠自居,其人卻各有不同,可您王先生的教導是教導,他方正巒的教書就不是教書了嗎?可見,先生這一詞本身,與道德,與操守是掛不上勾的,這只是一份,能夠讀書認字之人就能夠當的職業而已。”

朱厚熜當即回道“可照你這般說,若是一心思詭譎,甚至以禍亂天下為志的人,欲要將志向傳授四方,不也可以被管以先生,師長這樣令人尊敬的名號?”

“是的。”沒想到,陸斌居然毫不猶豫的點了點頭,繼爾又道“這樣的例子,古時候就有了,例如戰國時期的蘇秦張儀,都出自鬼谷子門下,分別學會了合縱以及連橫的道理,這種截然相反的學問,令六國先結合以抗秦國,後四散而內耗,這樣的學問,難道不是對天下統一有害的嗎?可是因為使用的人不同,因為其人志向與抱負也不同,因為其豐功偉績也不相同的緣故,導致蘇秦,張儀以及鬼谷子的事蹟即便過了一兩千年還是有人在傳唱。”

朱厚熜終於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來“不對,不對,古來農桑人,百業者多,而識文斷字者少,由此可見,百業之道易,而求學之路艱,但自古以來,嚮往百業者甚少,而求學問道者甚多,由此可見師者之重,重於其他。”

“這難道不是因為百姓生活的負擔過於沉重,導致無數百姓想要從被壓迫者,轉變為壓迫者的緣故嗎?讀書人,只要擁有功名,便是人上人了,這是不對的,因為人與人之間沒有太大分別,讀書認字,也不比其他事情更加高貴,也不比其他的事情更加困難,真正在人們眼中高不可攀的,乃是儒學教條下讀書人的特權,以及儒學捆綁的官老爺才對啊。”

“為何,普通讀書人,在你口中也是所謂的壓迫者?”

“兄長,這是以前我們就談論的事情,所謂土地兼併中的其中一項,就是擁有秀才以上功名的讀書人持有量土地,卻不繳納賦稅,可國家是不可以沒有稅賦的,收不上來的田地之稅,只能朝最下層,需要繳納稅賦的百姓身上去取,百姓擔子越重,卻只能瞧著,擁有大量田產的人在過好日子,這就是這個國家的現狀了。”

朱厚熜因為沒有親眼見識過,對此認知並不深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