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9章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第1/4頁)

加入書籤

望著眼前的這座巨型火爐,許多粉絲都被震撼到了!他們看過李子夜不少影片,之前的火爐跟這次的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實屬弟弟。

考慮到有些粉絲,可不能看不懂其中原理。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哪裡搞來的煙囪。

於是李子夜在鏡頭前,解疑釋惑的說道,“在我身後的這座建築,名為高爐。早在華夏西漢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高爐。”

“到了商代,我國硬陶的燒成溫度,已經達到1180c。這種高溫為金屬冶煉取得了良好條件。”

“為了原汁原味的還原獸首噴泉,在村裡長輩們的幫助下,我們搭建了這座高六米,直徑三米的古煉高爐……”

李子夜如實的介紹著。他話音落下,僅見螢幕前的粉絲們,不由得發出感嘆!別人拍影片各種節省經費,馬馬虎虎水時長。

而李子夜倒好,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哪怕經費爆炸,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此格局和態度,讓粉絲們大寫的佩服!

“我勒個去!子夜大神也太牛批了吧?為了打造十二生肖獸首,居然還建了一座這麼高的火爐?第一眼,我還以為是電廠的煙囪。”

“真的服了!大神果然是大神,這手筆一看就是大製作呀!活該你有那麼多粉絲~”

“臥槽,路轉粉了!之前朋友給我推薦好多次,我平時忙都沒時間看,現在難得休息,要把之前的都補上~”

“什麼是業界良心啊!(後仰)所以傳統工藝,我只看李大神的,其他跟風模仿看都不看。”

……

李子夜的大手筆,把粉絲們都給驚豔到了。接下來就是古煉高爐的建造過程。

期初畫面裡的李子夜,是一個人推車搬磚。沒過多久,村裡的長輩們便主動過來幫忙,眾人持柴火焰高,集體的力量很快把一大堆磚塊,都搬到村頭。

接下來,眾人在李子夜的領導下,分工明確。挖地基的挖地基,和紅泥的和紅泥。就連小孩子們也不閒著,整齊的背誦平時在私塾裡,先生教他們的古文。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娃娃們用稚嫩的童聲,背誦著荀子的《勸學》。

每個孩子都背得十分流利,比不少看影片的成年學渣,都厲害。學渣們早把這些都還給老師了……

家村村民的團結有愛,讓許多大城市裡的人們,心生嚮往。《桃花源記》是陶淵明夢想的美好世界。而李子夜的家村,卻離他們很近……

在眾人的努力下,巨大的古煉高爐被一層層築起,轉眼就從地基壘上了六米高的空中。

為了測試高爐的運作環境,李子夜先在爐子的爐襯裡,灌入一缸清水。而後和村裡長輩們搬來焦炭,用作煉化時的燃料。

接著又搬來一大塊紅銅,外加諸多貴重金屬,如金、銀、錫、銥等,放置在高爐中……

待一切準備就緒,李子夜引燃焦炭,讓爐內溫度持續上升。等到達一定程度後,開啟鼓風機,持續為火爐送氧。

上千度的高溫火焰,逐漸把爐壁燒得滾燙。雖然爐門閉合,沒有火焰竄出。但從周圍扭曲的空氣判斷,現場的溫度絕對不低。

熊熊燃燒的火焰,把爐襯裡的清水也煮到沸騰,大量的水蒸氣,沿著爐壁不斷上升,最終從高爐的煙囪口飄出。

不遠處的李子夜,正計算著時間。等到紅銅徹底煉化,他會將鐵質容器,整個抬出,然後將液態紅銅,倒入模具中。

他提前製作的模具,是一塊由黏土雕刻的牌匾。上面刻著宮殿、園林、生肖噴泉,並有題字“夏宮”。

粉絲們一看就意識到,這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