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21章 東南西北,步步生蓮 (第3/4頁)

加入書籤

精的工藝流程,看得粉絲們既感慨又心疼。

感慨是因為手藝活真不簡單,光是篩選材料就如此嚴格。

心疼則是因為那些粗粉,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呀!如果全都扔了,該多可惜……

受到傳統影響,華夏的民眾們對於鋪張浪費,有著本能的抵制。無論如何,總想著物盡其用,不能糟蹋了。

同樣,李子夜也是這麼想的。對於篩出來的粗製粉末,他安排“泥匠組”成員,把粗粉回爐再造。用工具碾壓到細緻,屆時又可以篩選一波,如此類推……

看見李子夜這番操作,螢幕前的粉絲們,頓時覺得心情舒暢!顯然他們剛才的擔憂,都多慮了。

“我去!原來還可以這樣啊!受教了!大神果然是大神,我還以為淘汰的就不要了呢~”

“2333,前面那些所浪費的人,打臉不?你大神永遠是你大神,不可能連你們都想到的點,人家想不到。”

“還好我沒有發彈幕多說,要不然就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看個影片也經常會有人吵。

不過這些都是小事,因為更多的觀眾,都在專注的觀看影片。只見精細粉末篩選出來後,李子夜拿來他特製的模具。

一個個雕有蓮花圖案的鐵格方塊,它們被整齊的固定在一起,用於方磚的煅燒。

這時,李子夜把調好的釉料,澆入黏土粉末中,然後混合均勻。接著注入模具中,煅燒烘乾。

做到這一步驟,只算完成三分之一。因為煅燒出來的細磚,還需要淋上近百次的桐油,使得桐油充分沁入,把方磚表面變得如鏡面般通透,才算完成……

僅見影片中的叔叔、嬸嬸們,一遍又一遍的澆淋桐油,沒有一絲偷懶與鬆懈。直到滿一百次後,這幾批次的方磚,才算沁油成功……等著他們的,還有下幾批次。

如此繁複的工序,普通人恐怕早受不了了。匠人之所以為匠人,那是因為他們能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枯燥與折磨。

一番千辛萬苦之後,第一批唐代蓮花磚出爐,只見眼前的方磚,華麗中透著油亮。當光線照射在磚面上,能透出一層淡淡的晶瑩。

美輪美奐的蓮花方磚,把粉絲和觀眾們都看呆了!回想起匠人們的複雜手藝,畫面裡的方磚,更加顯得金貴無比……

“難怪人家說唐朝的方磚,每一塊都價值如金,本來我還以為是文物的緣故。現在看來,別說現在價值千金,在古代估計也得用黃金歡。”

“嗚嗚嗚,傳統工匠們實在太不容易啦!如果工序都用機器替代,估計又會顯得沒有靈魂。畢竟純手工跟機械化,是兩個概念。感覺就完全不一樣。”

“其他的也不說了,子夜大神牛啤!叔叔阿姨們牛啤!蓮花磚一塊多少錢啊?我打算買來珍藏,以後搞不好能升值……”

……

不得不說,有時候粉絲們的支援,就是這麼淳樸。明明李子夜都沒帶貨,也沒掛什麼購買連結,但粉絲們就是嚷嚷著要買買買。

好像不花掉這些錢,他們心裡難受似的。

不過也感謝他們的好意,等到夏宮建造完畢,李子夜說不定會考慮粉絲們的呼籲,帶貨一些傳統物件。

那些“賣假酒的”,“賣假燕窩的”大行其道,汙染環境。行業需要像李子夜這樣的業界良心,扛起一杆大旗。

“瓦匠組”和“泥匠組”的成品,都受到網友們喜愛,大獲好評。而影片最後出來的“工匠組”,則一直在夯土夯地基。

他們夯完宮殿,夯水塘,夯完水塘,夯噴水池、夯後花園……

整整兩分鐘快進時間裡,“工匠組”任勞任怨的搞著基建,風頭沒“瓦匠組”和“泥匠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