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81章 文武雙全 (第4/11頁)

加入書籤

是哈哈大笑。

薛元禮笑道:“據微臣所知,中原之地,那士人之行,以孝廉為最大。經世濟國,無不尊崇儒學。想當年,那北元北魏開國立業,北周北齊繼承大統,無不遵行儒教,崇尚詩書。由此可見,這西北之地原來也有如此遺風,效仿古人才可以教化民風。因此,只有重新提倡漢學,才能改變我大夏不良習氣,挽救面臨的危機。此番道理,想必張使節最明白不過,還望我王陛下明鑑。”

察哥一臉不悅道:“危言聳聽,一派胡言。我大夏方今如日中天,如何會有危機?莫非宋使來了,就嚇破了膽不成?”西夏群臣低聲細語,竊竊私議。張叔夜等人也面面相覷,不知所云。張明遠四人更是被察哥言語所觸動。原來西夏晉王察哥脾氣暴躁,可見一斑。此人威風凜凜,除了乾順,其他人,他便不放在眼裡。

嵬名安惠道:“晉王殿下所言極是,不過微臣也有些不同的見解。素聞中原先賢孟子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可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何況一國?既然張叔夜大人在座,何不聽聽他的建議?”那西夏姑娘看向張叔夜,又偷瞄一眼種溪。種溪看向張叔夜,喝了一杯茶。

張叔夜道:“此乃你西夏國事,我一個大宋使節如若攙和,恐有不便?”高守忠道:“此言差矣,既然漢禮乃大宋之禮,張大人又才高八斗,對漢禮瞭如指掌,何不為我等介紹一番,好讓我大夏群臣瞭然不惑。”

謀寧克任雖有不悅,可沉下心來,仔細尋思:最近幾年,我大夏為此爭論不休,還不曾瞭解何謂漢禮,自然是稀裡糊塗,何不趁此機會向張叔夜請教,說不定這滔滔不絕的張叔夜還會喜樂無比之際言多必失,說出什麼大宋機密也未可知,豈不一舉兩得,想到此處,就笑道:“作為党項人,本官也想請教大人,還望不吝賜教?”張明遠等人也好奇之餘,看向張叔夜。

張叔夜道:“好,恭敬不如從命。所謂漢禮,不外乎三綱五常。這漢禮有五大禮儀:吉禮、凶禮、軍禮、賓禮、嘉禮。吉禮乃五禮之冠,包括,祭祀天神、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雨師、社稷、五帝、五嶽、山、川、林、澤、四方百物、先王、先祖、春祠、秋嘗;凶禮是哀憫憂患弔唁之禮,正所謂: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兇札。以吊禮哀災禍。以恤禮哀寇亂。以會禮哀圍敗。軍禮所謂師旅操練、征伐之禮。賓禮便是迎接客人之禮。嘉禮是宴會、節慶、婚配之禮。無不按漢人規矩,皆是彬彬有禮,頗有法度。所謂君有君道,臣有臣責,父有父言,子有子為。男女有別,夫婦有序,賓客有禮。孟子所言,‘無規矩,不能成方圓。無律令,不可以治國。’故而天下人間,必得有規有矩,自然沒有煩惱。”此時一片寂靜,乾順等人洗耳恭聽。無不恭恭敬敬,無不規規矩矩,無不莊嚴肅穆,無不心悅誠服。

種浩道:“漢禮以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學,老子、莊子的道學,韓非、李斯的法學,墨子的墨學,孫武、吳起、孫臏的兵學,諸子百家學問為根基。”種溪道:“漢禮開化許多風氣,移風易俗,大可使大宋與西夏世代友好。”此言一出,西夏群臣面面相覷,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那西夏姑娘聽了這些話,默然不語。

景仁忠道:“如此便是大開眼界。”景仁禮道:“漢人學問果然博大精深。”薛元禮道:“既然漢禮如此博大精深,好處居多,何不在我大夏推而廣之。”嵬名安惠道:“不過蕃禮不可廢,祖宗家法不可棄。”乾順點了點頭,一杯酒下了肚,眾人皆舉杯歡飲,互相見禮。

謀寧克任尋思:雖說這張叔夜、張明遠、費無極、李泰(種浩)、李平(種溪)頭頭是道,所說也頗有幾分道理,可畢竟我大夏非中原,如若為了強國,把祖宗家法都丟了,豈不不倫不類,可笑之極。那趙匡胤雖說拳打腳踢,立了這宋朝基業,可一介武夫畢竟是一介武夫。這宋朝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