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4章 狂野欽差上線 (第1/2頁)

加入書籤

嘉靖朝之後,從遼西廣寧到宣府三千里邊牆外,只有兩個大部落,內喀爾喀、哈喇慎。

曾經的朵顏、兀良哈等大部,被各部分散吃掉。

內喀爾喀與韃靼其餘部落不同,沒有大汗,頭領是五個部落推選的盟主,跟隨圖們汗與李成梁在遼河套鏖戰三十年,越打越衰。

到天啟朝,內喀爾喀已變成史上最‘蕩’牆頭草。

其立場變幻之快,可能他們的盟主都稀裡糊塗。

他們是察哈爾大汗附庸、是大明盟友、是東面科爾沁姻親、是東虜的朋友,萬曆朝曾與察哈爾一起攻打遼東,後來又與李成梁一起攻打科爾沁,薩爾滸之後與林丹汗一起打東虜,遼瀋失陷後趁火打劫明朝…

秦良玉的兒子馬祥麟就是被他們那時候射瞎一隻眼。

這就完了?

不,他們惹不起東虜和明朝,佔不到任何便宜,掉頭與科爾沁又混戰了一次。

整個草原被這股神經病搞暈了,林丹汗一怒之下出兵狠狠教訓了一頓,擄走一萬人口,結果自然又與黃金大帳貌合神離。

好嘛,他們曾經與所有人都是朋友,後來與所有人都是敵人。

但遊牧民族天然崇拜強者,這幾年開始遠離察哈爾,漸漸向東虜親近,大約有一半人已到遼東生活。

林威的記憶中,努爾哈赤在遼西無功而返後,春季進入草原西征,趕跑林丹汗,把內喀爾喀貴族攆回漠北高原,四萬牆頭草收攏到遼東,科爾沁夏季又舉族歸順,努爾哈赤由此徹底消除北方隱患,女真實力再一次膨脹。

至於哈喇慎,其實他們才是所有人默許的‘牆頭草’,因為他們處於大明、土默特、察哈爾三個強人之間,佔據薊鎮外千里大山。

西邊是哈喇慎本部,佔據哈喇河套到張家口的大山,東面的部落是分支,正確的部落名稱是:哈喇慎·喀喇沁,佔據插漢河套到遼西大山。

這兩個大部落加起來不過萬餘人,周圍零零散散十幾個部落全部加起來也就三五萬人。

但哈喇慎並沒有成為‘強人’之間預想的牆頭草,他們反而有生存智慧,本部拜土默特順義王為主,東面的喀喇沁又與內喀爾喀交好,與大明朝也井水不犯河水。

真正的‘三個雞蛋跳舞’,幾十年下來,本該是混亂之地反而很安靜,史冊中很少出現他們的名字,成為東西南北的聯絡通道、也成為韃靼各部的緩衝區。

這就是薊鎮北面的實情,但安靜會在接下來一年內打破。

哈喇慎馬上會與土默特合兵阻止察哈爾西歸,雙方將在漠南大戰一場,喀喇沁則馬上會與東虜‘你儂我儂’。

與當下的大明無關,卻決定大明十年後的生死。

林威想阻止東虜這次實力膨脹的機會,在遼西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必須到草原才能見機行事。

在京城反覆推演計劃,只能兵行險著、反其道而行之,你努爾哈赤不是要內喀爾喀的人口嗎?那我就提前給你,但我會殺死他們所有牲畜,燒掉所有生活物資,用五萬乞丐拖死你。

就算拖不死你,也得拖你三年不得動彈。

這樣察哈爾也不需要西遷了,還能將就忍一忍,繼續與大明保持對遼東的雙線壓力。科爾沁也會覺得努爾哈赤‘朝不保夕’,暫時不會舉族投靠。

計劃挺好,萬萬沒想到,張家口走私的那些混蛋,不僅向韃靼人走私,都開始向東虜走私了,而且是一次性百萬兩物資的走私。

林大爺本想釜底抽薪,沒想到還有人送‘薪’,計劃頓時變成一個笑話,養精蓄銳半個月出擊,成為一場美夢泡影。

回到營地後,不僅讓斥候四處查探,還讓徐允晴根據秦悅明和蘇秀秀的記憶,給香山的刺客畫了個畫像,提前‘攤牌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