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0章 意外完美的局面 (第3/4頁)

加入書籤

與大將滿桂鬧不和,朝廷於是召滿桂回朝,新任經略奏書請求留住滿桂,結果袁崇煥又與經略鬧不和。

朝廷擔心又來一次‘經撫不和’,於是將兩人分開,經略督關內,袁崇煥守關外。

這在講究以文御武、上下尊卑的大明朝,二百年來也是獨一份,就像前文所說,天啟像對待熊廷弼一樣,把所有的信任都給了他。

若他規矩一點,也許能改變關外形勢,可惜他很‘不規矩’,袁崇煥的種種行為直接影響朝堂權力鬥爭,天啟被他害慘了。

同年八月,努爾哈赤病死,袁崇煥竟然私自派遣使者前往弔唁,名為刺探虛實,實則相與皇太極議和,但袁崇煥議和並不是骨頭軟,恰恰相反,是他過於自負,想對女真用計,給他經營遼西練兵爭取時間,結果與皇太極‘一拍即合’,給自己和明朝挖了個天坑。

同年十月,袁崇煥‘中計’,開始恢復松錦和大淩河防線,又要耗費錢糧築城,為此他還籠絡魏忠賢派到遼西的屬官,答應為他們請功。

天啟七年正月,皇太極和袁崇煥互相忽悠,議和換來遼西平靜,東虜扭頭渡鴨綠江征討朝鮮。

皇帝這時候已經頂不住壓力了,面對遼東全是撂挑子的朝臣,尤其是薊遼經略王之臣,天啟出了個昏招,竟然把經略取消了,關內外盡屬袁崇煥管理。

乾坤獨斷,打破舊例,無人制衡袁崇煥。

好嗎?

若袁崇煥快速(必須快)打敗東虜,那的確好。

可惜他沒這樣的本事。

一個‘超級巡撫’出現了,獨攬薊遼、登萊、東江、以及水師大權,卻在與東虜玩心眼、在一心鞏固他的地位。

任何人都不會接受這樣的情況出現。

遼東需要天下稅賦支援,從官場邏輯上講,皇帝都沒有這種權力,天啟是透過魏忠賢短暫從文武大臣手中‘借’來的。

借來的權力當然沒有保質期!

東虜渡過鴨綠江後,朝鮮和毛文龍同時嚮明廷告急,天啟命袁崇煥攻擊遼瀋救援。

袁崇煥在這時的表現是災難級,以後的表現更是災難中的災難。

他是派遣水軍增援毛文龍,又派九千兵逼近三岔河,但出兵毫無作為,為了出兵而出兵,走了個過場,沒有一點為大局犧牲的意思。

朝鮮‘順利’倒向東虜,與東虜一起進攻毛文龍,朝廷準備聽毛文龍的死訊了,毛文龍卻‘不給袁崇煥面子’,把糧草不濟的東虜擊敗、擊退,史稱“丁卯之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同年五月,東虜從朝鮮退兵後,皇太極率兵直抵錦州。袁崇煥以寧遠的兵力不能輕易調動為由,派精銳騎兵四千繞到大軍後面,另派遣水軍從東面進行牽制,這是撓癢癢,他又上奏請求邊鎮等地發兵。

朝廷得配合呀,命山海關的滿桂移駐出關,宣府總兵前移,薊鎮大軍再次移駐山海,又調昌平、天津、保定的屯兵奔赴山海,傳檄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的守將整備好兵馬聽候調遣。

咦?說好的遼東自訓,不再調集全國兵馬,怎麼又來了?

更搞笑的是,這是皇太極的一次軍事試探,為的是鞏固他的汗位,根本沒用什麼力氣,六月後金軍撤兵,明朝史稱“寧錦大捷”。

啊呸

看出來了吧?袁崇煥‘挾持’朝廷調動了天下兵馬,天啟雖然為了朱明天下做出這些事,但觸動了朝臣的根本利益,你一個關外的‘巡撫’,比首輔還牛,憑什麼把全國的稅賦都用了,憑什麼把全國的戰兵都調動了,朱明朝廷是你袁崇煥開的?那你倒是來個真正的大捷呀。

‘寧錦大捷’更像是袁崇煥和皇帝不得已製造的‘勝利’,被調動、被配合之人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