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80章 大災後的混亂影響 (第2/3頁)

加入書籤

六年,大概是一個‘無為而治’的年份,至少京城不能發生任何大事。

災後第四天,皇帝收到宛平侯的奏摺,請求辭官回京奔喪丁憂。

辭官?

一語驚醒夢中人,皇帝從渾噩中回神,與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商議後,立刻下旨奪情。

聖旨令成國公、定國公、鎮遠侯做喪使,樂安公主代替守孝,皇后、太妃、太后、中樞文武部堂全部到府邸追悼弔唁,西郊賜地兩千畝建外莊祖墳,追封林佐為宛國公,林母為德昭夫人。

丁紹軾寫的聖旨,語氣凝重又‘懇求’,遼西穩定是大明第一要務,‘全體朝臣’代替宛平侯盡孝,請宛平侯節哀,務必保證東虜不敢窺伺大明。

‘榮恩’絕對是超頂尖,且宣旨欽差是英國公張維賢,老頭連夜出發,直奔樂亭。

其實他不用去,他這一去,反而讓林威判斷出現了混亂,做出後悔終身的決定,短時間內性格大變,京城迎來一個冷血復仇者。

因為林威比他們‘清楚’。

收到京城爆炸的訊息,震驚於他們毫無底線的殘忍行為,殺母之仇,不共戴天,一股強烈的以牙還牙衝動,老子一定製造一個更大的炸彈,炸死你們這幫王八蛋,一了百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誰是兇手?林威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才發覺暫時沒有目標。

不管誰死了都很冤枉,林家就算被滅門也有點‘冤枉’,兇手不可能知道大哥和母親突然回舊宅、到千戶所,爆炸很難精準掌控時間,不是奔著某個人、某件事,是直接奔著皇帝而去的掀桌子行為。

‘林威’就是‘丁紹軾’,兩人都是皇帝破局的棋子,把‘記憶’與現在一重合,兇手只有兩種人。有人不接受皇帝破局,有人在破局中沒撈到好處,相對落入下風,他們要推翻這個局面。

記憶中‘丁紹軾’死後十天發生爆炸,那麼兇手就不是否定破局,而是不接受破局失敗的結果,答案只能是京城權貴。

自己不過是創造了與袁崇煥寧遠大捷類同的效果,大明朝暫時沒有滅頂外患,朝堂‘安穩’了,權閹會繼續當朝,宛平侯是否離開都不重要,他們要換皇帝了。

但皇帝躲過一劫,他們掀桌子失敗了,接下來還有後續行為,皇帝該落水了,只要有所準備,很容易抓住把柄。

林威自認為判斷不會錯,瞬間決定暫緩去東江,找到這幫人,捏死他們。

可惜他遙祭老太太期間,張維賢來了,一口咬定他親眼所見,是天災,還把當時的景象描述了好幾遍。

天下人都認為是天災,林威確定是人禍,兩人的思維有根本性差異,林威無法給他們解釋,那黑雲是火藥粉塵,是人為製造的雲爆彈,爆炸升級造成的超級溫壓彈效果。

本來懷疑勳貴,且決定暫時不到東江,安排京城尋找一下線索,但張維賢一來,林威把京城勳貴排除了,因為京城佈滿暗衛,製造一個超級炸彈需要很長時間、很多人手、很多裝置,英國公的控局能力不可能讓身邊勳貴做出這種大事。

前幾天張之極和徐允爵來勸,張維賢解釋說是裝樣子給別人看的,他並未發現什麼異常,否則也不會一群人前來。

林威瞬間失去推斷目標,弒君的背後肯定有文官士大夫,致仕大員、黨爭失敗者首當其衝,但他們範圍太廣,且沒有動手能力,無法尋找,只有抓住動手的人,才能找到背後的群體。

那什麼人在京城有動手能力呢?這麼大的動靜,肯定有很多準備工作,不可能突然發生。

思慮再三,林威決定試探一下,告訴張維賢,就算不讓他回京,他也不會在遼西待著,至少不會長期在遼西,還是決定巡視海防。

讓英國公把這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