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下何國侵略了 (第1/4頁)
外面起風了,微風不噪;明媚的陽光從窗戶投射進來,照射在王徵的身上。
他就這麼靜靜的躺在床上,感受著清風拂面,陽光正好,同時腦海中則是不斷回憶著有關於王家領地和宗主國的資訊。
王家所依附的宗主國名為“南唐國”,雖然名為宗主國,但是實際上也不過是一個小國,整個國家的領地大約在5300平方公里,下轄6縣,30鎮,人口約18萬人。
至於王家領地的由來,就要從40多年前說起。
在42年前,當時的南唐國和下何國二國正在為“桂南三鎮”歸屬權開展了長達十年的拉鋸戰。
二國主力軍在桂南三鎮之一的“百新”鎮大決戰,南唐軍大敗,在蘭河被圍困,差點導致全軍覆;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桂南三鎮的王千秋帶領5000人猶如神兵天降,救下南唐國侯李伏夏,這才讓他倖免於難。
後來王千秋組織桂南三鎮的青壯年,甚至把一些年輕人,老人都加進去,總算是湊出一萬大軍和南唐國結盟,在之後的兩年間,聯軍一起出兵屢次擊敗下何國軍隊,導致下何國損失慘重;
同時聯軍也消耗很大,王千秋的部隊只剩到6000人,而南唐國,更是從十年戰爭剛開始的10萬軍隊,打到後期甚至只剩下8萬人,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新兵。
三方僵持不下,消耗越來越大,不得已的狀況之下,三方就在堆港鎮簽訂《堆港協議》,協議規定桂南三鎮從此屬於第三方勢力,歸於王千秋管理,南唐和下何國皆不得覬覦這片土地。
其實他們也不想放棄這片土地,但是據說當時因為兩國因為長期戰爭導致國力大大衰退,再加上二國人口損失太大,周圍那些如狼似虎的國家虎視眈眈,最終在與其他國家的幾次戰爭中喪失大量的領土;所以他們才不得不放棄桂南三鎮,也放棄彼此對抗。
這份協定,最終確定了“桂南三鎮”的歸屬權屬於王家;也讓南唐和下何二國放棄對桂南三鎮的想法,避免長期戰爭帶來的消耗,休養生息。
這就是王家領地的由來,其中王千秋,就是王徵的爺爺,也是王家領地第一代家主。後面王家獨立之後,就開始尊南唐國為宗主國。
王徵前身曾經遊歷過南唐國,因為受到東邊大國西吳國的影響,南唐國文風盛行,文人騷客眾多,另外俠義之風也很興盛。
他在遊歷中,從眾多南唐國民口中打聽得知,在南唐國現有三支常備軍隊,分別是守衛中央腹地2縣的“神風軍”,守衛北方2縣的“北風軍”以及守衛南方2縣的“南風軍”。
其中“神風軍”人口少,但是實力最強。據說神風軍有萬人,並且每一位軍士實力都是一品武者,對此王徵也不知真假。
若是真的,那南唐國光是憑藉這一支“神風軍”,就足以笑傲周邊諸國。
要知道,武者實力很強大,哪怕是最低階的一品武者,赤手空拳狀態下,都堪比三個成年大漢。
王家,曾經就花費重金打造一支百人小隊,名為“夜梟”,其中每一人實力都是一品武者,武器裝備好之後,百人卻可以爆發出近千人的戰力。
可惜的是這支隊伍最終覆滅於去年的下何國的侵略戰之中。
不過他們戰績也很斐然,100人斬殺下何國1600名軍士,最終力竭而死,很是悲壯。
若是神風軍真有上萬的一品武者組成的大軍,那戰力估計堪比尋常的三萬人的精銳部隊。
死戰之下,這支部隊甚至能夠和10倍於他們的敵人同歸於盡。
這真的很牛,王徵估計,自己只有爆出1000名動員兵,才可能在正面戰場消滅這樣的軍隊。
若是這1000人包括大美大兵,華夏大兵,那麼正面殲滅這支軍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