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紅巾軍起義 (第1/2頁)
元末紅巾軍起義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至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期間,在元朝晚期爆發的遍及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大規模農民階級反封建鬥爭。
起義之前:
蒙古貴族、官僚和寺院等大肆搶佔土地,或透過賜田,或強搶豪奪。
他們以租佃方式剝削農民,有的每畝租糧可達四石,甚至可以將依附佃戶隨土地一起出賣。
元朝後期,這種情況愈發嚴重。
元朝統治者實行嚴厲的民族分化和壓迫政策,將人民分為四等,蒙古人居上,其次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地位較低。
漢人、南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受到歧視和限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職多被蒙古人和色目人佔據,法律上也對不同民族區別對待。
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黃河暴溢,北決白茅堤、金堤,沿河州郡遭遇水災,之後又遭旱災、瘟疫,災區人民死者過半。
黃河決堤還衝壞了山東鹽場,影響元朝政府的國庫收入。
至正十一年四月,元順帝命賈魯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強徵民工15萬人開鑿兩百八十里新河道。
監督挖河的官吏乘機剋扣河工“食錢”,河工們群情激憤。
此前,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等決定利用這一時機發動武裝起義,他們加緊宣傳“彌勒下生”“明王出世”,並散佈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還暗地裡鑿了一個獨眼石人,埋在即將挖掘的黃陵崗附近河道上。
獨眼石人被挖出後,大河南北反抗的烈火燃起。
至正十一年五月初,韓山童、劉福通聚眾三千人於潁州潁上,殺黑牛白馬,誓告天地,準備起義。
劉福通宣稱韓山童為宋徽宗八世孫,當為中國主,並自稱南宋名將劉光世後代,當輔之。
韓山童釋出文告,打出“虎賁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龍飛九五,重開大宋之天”的戰旗,表示推翻元朝、恢復大宋的決心。
因事前洩密,起義遭到官府圍剿,韓山童犧牲,其妻楊氏、子韓林兒逃到武安。
劉福通突圍後組織起義群眾,一舉攻克潁州。
由於起義軍頭裹紅巾,故稱“紅巾軍”;又因起義軍多為白蓮教徒,燒香拜佛,故又稱香軍。
紅巾軍佔領潁州後,元廷遣樞密院同知赫廝、禿赤率阿速軍及各路漢軍前往鎮壓,被紅巾軍擊敗。
接著,紅巾軍又佔領亳州、項城、朱皋、汝寧府、息州、光州等地,人數達十餘萬。
紅巾軍所到之處,開倉散米,賑濟貧農,深得人民擁護,群眾紛紛加入,隊伍迅速擴大到幾十萬人。
當時社會上流傳著“天遣魔軍殺不平,不平人殺不平人,不平人殺不平者,殺盡不平方太平”的詩。
在紅巾軍的影響下,全國各地農民紛紛響應。
人數較多的有蘄水的徐壽輝部、蕭縣的芝麻李部、南陽的布王三部、荊樊的孟海馬部、濠州的郭子興部等。
北方紅巾軍從至正十五年(1355年)開始主動出擊。
二月,劉福通將韓林兒迎至亳州,立韓林兒為“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建立了北方紅巾軍的革命政權。
劉福通任樞密院平章,不久後任丞相。
然而,紅巾軍內部存在許多不同的派別和利益集團,導致組織上的分裂和士氣低落;
缺乏強有力的領袖人物來統一指揮和協調各個部隊的行動;且其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相對落後,無法與元朝政府的強大武裝力量抗衡。
最終,紅巾軍起義在1355年後遭遇慘重失敗,許多起義者被迫退回鄉間,起義的火焰漸漸熄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