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楊廷和 (第1/4頁)
大明宮內,紫禁城中,三月,在開春之後,大小官員開始了各自的忙碌。
正常來說,這個時候他們應該忙於春耕的事情。
什麼要緊的東西都得為這一段時間讓路。
春耕是絕對不能被耽誤。
哪怕是勸農詩,祭天,禮儀,這些行為,也無比重要。
戶部與工部,這兩個一天一地的職司,也將在此時,緊密聯絡在一起。
修水壩,造水車,批次生產農具,給耕牛上好用的犁。
你工部凡是這方面的花銷,我戶部沒有不批文的。
畢竟家國一年稅賦之所託全寄希望於此。
春耕夏收,夏耕冬收。
有種才有收,有收才有稅。
糧食才是最根本的東西。
而問題同樣也是在糧食上。
每年的藩王供給問題,官員俸祿問題,皇宮供應問題,邊疆士卒補給問題。
這一系列東西,都壓在國庫上。
完了還要防備旱澇災害,饑民災民等等問題。
而正德年以來,大小起義已經破十次以上,劉六劉七那一次,更是全國性動員出兵鎮壓,那又是巨大花銷。
內閣首輔楊廷和天天爬起來之後,往這一檔子事裡一瞧,頭大到他至今都想不明白,當年李東陽那老......老先生,以及各位弘治朝的忠傑臣子們,怎麼做到,讓國庫有盈餘?
難不成真是皇帝問題?
可為什麼皇帝都已經是先皇了,他楊廷和看著這堆事還是有想砍人的心思,而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值廬中有人匆匆跑來,卻是年邁的蔣冕,他年歲不比楊廷和年輕多少,地位也是閣老中的一員。
可匆匆這個詞彙本身,就讓楊廷和感到了本能的不喜。
“楊公,楊公,這新帝不日即將進京,我等該如何是好?”
“敬之,遇事還需先靜氣才是啊,吾等閣中重臣,養氣功夫不足,如何能做一眾同僚之表率呢?”
“是,是,楊公說的是,只是,次乃先皇欽點的繼承人,此前,先皇彌留之際甚至特意拿出些許時間召見了他,可見此子雖然年幼,卻不得不防。”
楊廷和眼神輕輕波動了一下,稍微朝蔣冕輕輕看了一眼。
“既然,已經選了方法應對,這個方法不走到絕處,敬之何以先懼呢?”
“楊公說的是,既然楊公這般說了,敬之便先行做些準備。”
蔣冕似乎就是為了問這麼幾句話,匆匆忙忙間,他就去做安排去了。
楊廷和微微啜了一口奉於桌案之上的茶水。
世上就是自作聰明的傻子太多,才導致很多事情,沒有辦法進行。
怎麼那些個前人,比如李東陽,他怎麼就那麼好運道,能碰上劉健以及謝遷這樣的好搭檔。
果決如劉健,善談如謝遷,好的辦法立刻就能夠得到施行,由是弘治一朝之名聲才會如此動聽悅耳,令人神往。
而自己,就只能碰到,薄肚皮,裝小膽,還貪權的人呢?
蔣冕,他有講兩句話就忙事情去的時候嗎?
如果不是膽小,何必來這裡找自己尋求那一點兒可憐的安全感呢?
如果不是貪權,又何必跟隨著自己去做這種忤逆皇帝的事情呢?
如果不是肚量小,又何必害怕他楊廷和畏縮不前呢?
如果不是他楊廷和瞅著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不是心中的主意已定,他蔣冕絕對不會得到任何來自於楊廷和的正面答覆。
真正做官的人,就不存在正面答覆這一說法,都是循序漸進的,都是不到關鍵時刻不甩勝負手的。
沒有城府,腹中空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