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滅前燕兼治國 (第2/2頁)
見機行事之權,選拔治理當地官員。王猛上書推辭,曰:“臣無功德,不敢受此重任。願陛下另選賢能。”苻堅拒之,命其按以前行事。
不久,王猛被召回朝中,加封都督中外諸軍事等職,爵位升至清河郡侯。王猛反覆上書推辭,苻堅專程下詔駁回,曰:“卿之功績,無人能及。當受此封,勿再推辭。”王猛無奈,只得接受冊封。
自此,前秦國內所有事務,無論大小,皆交予王猛處理。
其治國家,剛正賢明,清廉嚴肅,威震四方。
時前秦之地,豪強橫行,民不聊生。強太后之弟強德,恃勢為禍一方,百姓苦之久矣。王猛怒曰:“此等惡徒,安能容之。”乃率部捕殺強德,陳屍示眾。百姓聞之,皆拍手稱快。
又與中丞鄧羌合力,數十日內,連誅二十餘名地方豪強。
王猛每捕一豪,皆神色凜然,曰:“吾為百姓除害,雖千難萬險,亦無所懼。”鄧羌亦勇,與王猛並肩作戰,豪強勢微,社會風氣漸善,治安狀況始穩。
整頓吏治,乃王猛之要務。其見冗官眾多,行政機構臃腫,乃思曰:“如此,何以高效治國?”
遂積極裁撤冗官,精簡機構。又制定考核之策,定期考校官員。
上書苻堅曰:“陛下,吏治乃國之根本。當遣人定期巡視各地,以驗官員施政之成果。嚴懲貪贓枉法者,賞罰分明,方能使官員勤勉奉公。”苻堅納其言。
王猛嚴懲貪吏,毫不留情。
一日,獲一貪官,王猛怒目而視,曰:“汝食民之祿,卻行貪腐之事,罪不可赦。”遂嚴懲之。
又提拔有才能者出任要職,積極舉薦前燕舊地之才。見一賢能之士,王猛喜曰:“此乃國之棟樑也。”薦於苻堅,使其得展其才。
團結各族,亦王猛之策。其推動廢除胡人、漢人分治之策,曰:“胡漢皆為百姓,當平等相待。”
選拔官員,不慮民族。各族聞之,皆感其德。周圍各族,紛紛前來歸附。前秦之地,民族關係和睦,國家日益強盛。
重視農桑,王猛深知民以食為天。乃派民夫開鑿水渠,以灌溉農田;建立堤壩,蓄水備旱。又改良鹽鹼地,使荒地變為良田。
採取輕徭薄賦之策,鼓勵農桑。百姓聞之,皆踴躍耕種。王猛視察農田,見百姓勞作,心中欣慰,曰:“國之興盛,在於百姓之富足。”
興建學校,恢復太學制度。於多地設立學校,明令官員子弟入學學習。大力推動漢學傳播,以禮教統治民眾,進而安定國家。
王猛曰:“學乃國之根本,育人才可興國。”學子聞王猛之倡導,皆奮發向學。
王猛之治,前秦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繁榮昌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