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七十一章 上帝工廠 (第3/4頁)

加入書籤

石樣本進行分析需要涉及到一個研究權的問題,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如此多的國家共同參與同一個計劃,那二十公斤石頭到底應該算誰的?

全人類的?扯淡,除了那些能連獲十一屆諾貝爾和平獎的聖人,誰真心相信這句屁話?別的不說,就研究這些隕石樣本的地址,放在哪個國家合適?

放在俄國,美國不幹,放在美國,俄國不幹,放在韓國——全世界都不幹,奧巴馬放話了,誰要是敢宣佈這塊石頭是從漢拿山挖出來的,他和普京各領三千人馬殺奔首爾——當然這句話是莉莉娜轉述給我的,真實性請參考那丫頭的節操值。

當然你可以選擇把石頭切割成幾十塊,一人一塊回去玩去,但很遺憾,科學是不能跟小屁孩分西瓜一樣的,這些隕石樣本中含有的生命體並不均勻,而且石頭本身的物理特性也不明確,還沒人斗膽在開始研究之前就把它們切碎。

所以後來十幾個國家合計了半天,從返回飛船剛剛透過引力平衡點就開始合計,一直合計到飛船從太平洋上被打撈回來,最終達成一項協議:就在飛船濺落的太平洋海域,找了個無人小島,聯合建立研究基地,所有參與國都派出自己的科學家,共同研究,成果公開。這個聯合研究基地後來被稱作“上帝工廠”,意思就是人類研究上帝工作成果的地方,顯而易見,它終將發展成為開創人類認識宇宙新時代的橋頭堡,在這裡出現的任何一個成果都將永遠改變地球人對宇宙的認識和對生命的理解,不過那都是未來的事情,現在在這裡的科學家們正在頭疼的,其實是某個隨著隕石一起“來到”地球的不速之客。

時間倒退一小會,回到隕石樣本剛剛被運回這個用兩天時間建立,到現在雖然有點簡陋但已經初具雛形的實驗室的那一刻,同時讓我們看看這個已經開始改變人類社會的研究基地是個什麼模樣。

另外順嘴一提這個實驗室的建造速度,我想我有必要對人類爆發出潛能之後的工作效率刮目相看一下,他們竟然在四十八小時內用預製塑材和空投設施的方式搭建了個一萬多平米的研究基地,在旁邊的狹長島嶼上還鋪設了個能供三架飛機同時起降的臨時機場,這效率……軍用科技果然跟民用的不是一種東西。

封存著隕石樣本的金屬箱在大群士兵的護送下被送到研究基地,首先接受了長達二十分鐘的外部消毒和紅外線檢測,以防止任何“異物”干擾到後面的工作,隨後被送入了完全封閉的實驗室,在實驗室大門關閉的一刻,它與外面的環境就完全隔離了。

準備參與第一次隕石接觸的科學家已經在寬敞的實驗室中做好了準備,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甚至揹著能工作三小時的全封閉式氧氣迴圈系統,除了沒有航天局的標誌,儼然就是一副要在太空工作的打扮,而他們的遺囑就放在離這裡有三公里遠的另外一個小島上,有一架軍用飛機隨時待命,只要實驗室被摧毀,飛機就會將這些遺囑送回國內。

實驗室是完全封閉的,不但不允許人員出入,甚至就連空氣都是內部迴圈,它的數層牆壁之間都填充著能殺死一切生命(至少是人類認識中的生命)的酶溶液,在大門關閉的同時,這裡就進入瞭如同太空艙一樣的完全封閉環境。

如此嚴密的防範,甚至可以說哪怕一個真菌,想要從房間裡出去都得經歷至少九九八十一難,為的,就是防止隕石中攜帶的系外生命樣本擴散到地球環境中。一直以來人類都致力於尋找地球之外的生命,但當它真的出現在人類面前,卻是讓人戰戰兢兢,因為那些來自外太空的生命體對地球生態環境會產生什麼影響誰都不知道,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地球產的感冒靈肯定弄不死來自半人馬星座的感冒病毒,任何一個系外生命的細胞一旦在地球成功存活,都將無敵於天下,離它最近的天敵恐怕都在幾十億光年之外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