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節 (第1/4頁)
寧安縣位於北方,凍土化得慢,若二月十號左右凍土沒有徹底化開,影響播種,縣令就需要去聖廟祭天,然後利用聖廟的力量讓農田的凍土快速化開。
方運沒參與過祭天,決定晚上召集讀書人私兵們商議一下。
看完《文報》,方運向楊玉環告別,帶著敖煌前往工房。
工房是縣衙的十房之一,在普通小縣只是冷衙門,但在寧安這種大縣的工房當差,可是肥差。
寧安縣地理位置決定了貿易和手工業發達,而為了避免蠻族劫掠,益水河以北的大片土地沒辦法播種,只在城南有田地,農業相對薄弱。
在寧安縣的西南不遠的地方就是景國著名的產棉地,這就使得寧安縣成為紡織大縣,不過寧安縣不產苧麻,不能養蠶,所以麻布和絲綢都需要從南方運來。
方運進入工房後,先與工房吏員聊了聊,便讓工房總書帶路,前去寧安縣的縣有織布坊。
寧安縣因為是戰略要地,又離棉花產地接近,周邊軍隊所需的紗布、棉布和帆布中有三成由這一縣供給,而三成的大半由縣有織布坊供給,剩下的由私有織布坊供給。
方運這次沒有坐龍馬豪車,只是坐普通的馬車,不過終究身份特殊太需要保護,後面仍然跟著二十妖鐵騎兵和二十蠻族私兵。
路邊的人低聲議論,都猜到這是方運的私兵,不過無法確定車裡坐的是否是方運本人。
縣有織布坊並不在城內,而是在城外的益水河邊,工家的讀書人早就研究出了比手工紡織機更有效率的水力紡織機。
出了東城門,方運掀開窗簾,就見益水河猶如一條玉帶橫在北面,再遠處則是一排排的廠房。
那裡不僅有織布坊,還有各種可以利用水力的磨坊、鐵匠鋪等等工坊,綿延數十里,異常壯觀。
工房總書是一個年過六十的秀才,笑起來非常和藹,但方運知道這人吃人不吐骨頭,可謂臭名昭著。
“方大人,前面就是著名的工坊街。這些工坊有四百多座,其中一半是私人工坊,一半是皇室和縣有工坊,皇室和縣有的工坊數量相近。咱們景國皇室優待子民,這要是換成武國,皇室工坊至少佔五成,縣有工坊至少佔兩成,世家再佔兩成,平民只能去爭最後的一成!”
方運心道不是皇室優待,是景國國力衰退,皇室的控制力大不如以前,不得不讓利於民。寧安縣一半的私人工坊,起碼有五成是各大世家的。
工房總書一路滔滔不絕介紹寧安縣的工坊現狀,事無鉅細,簡直推心置腹。
敖煌不時盯著這工房總書,總覺得此人別有用心,暗中向方運傳音,讓方運小心。
方運卻不以為意,面帶微笑,這工房總書之所以全盤相告,確實別有用心。
第一個目的是展現工坊的盈利能力,引發方運的貪心,只要方運一貪,就可以被輕易拉下水,或者歸附左相,或者身敗名裂。
第二個目的就是警告方運,這些工坊背後都是大人物,哪怕最不起眼的工坊背後也是名門豪門,至於望族根本插不上手。
普通一府之地也不過兩三個名門,足以讓一位縣令低頭。
換成普通縣令上任,寧安縣的本地豪強早就聯手宴請,給新任縣令一個下馬威,但方運不一樣,他們要麼因為與左相一黨的關係不敢聯絡,要麼老老實實交上拜帖求見。
第849章 革新開始
工房總書口中說的大都記錄在文書上,方運都已經讀完,但還有一些並不在文書上,讓方運對工坊更加了解。
各國的工坊根據技術分出層次。
目前屬於頂尖層次的,是嘉國的墨家工坊和申國的魯班工坊,不過魯班實際姓公輸,魯班家族自稱為公輸工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