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二百六十章 金光雪蓮 (第1/2頁)

加入書籤

夢幻,這是夢幻的開局。

煙雲渺渺水茫茫,幾位院士哪裡還忍得住自己的腳步,隨著白洋跨過拱橋,來到梯田腳下。

梯田是用石頭一層層堆壘起來,大大小小的石頭構成了一幅幅金碧山水、花鳥魚蟲、人物等等,有古代名畫,有先賢的即興創作,各種線條都是由石頭上的奇特花紋構成,不假他人之手。

綿延六萬多畝,實際超過十萬畝的梯田,在平緩與陡峻間左右搖擺,層層疊疊足足有上千階,雖然不是每一塊梯田都是繪畫創作的靈感源泉,但足足有上萬幅的繪畫,從最簡單的《月下紅梅》的清幽到像《千里江山圖》那樣的磅礴,《清明山河圖》的繁雜,《秦王破陣圖》的雄壯,梯田的建造者精益求精,每一塊石頭都傾注大量的心血,師法自然,又打破藩籬,利用石頭的花紋作畫,一個不可能完成的挑戰。

在山腳下,泉水叮咚,曲徑通幽,橋樑、小徑將梯田分割開來,大大小小的,妙趣橫生。

看著身旁的水車,才知道什麼才是巨物,古人的智慧。

一叢叢、一簇簇…

石頭堆壘的田埂,除了豐富絢麗的國畫之外,最耳目一新的是田埂上的一株株茶花、杜鵑、櫻花、牡丹等等花樹;羅漢竹、湘妃竹、棘竹、桃枝竹等等竹子,隨梯田的高低起伏,錯落有致。

更有松、柏、榕等,在崖畔、田埂就地取材,天意縱橫、野趣橫生,優雅兼具古拙,被裁剪成一株株盆景,與各種花木、修竹相攜成趣。

如果從高空俯瞰,整個梯田更像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不僅有自然景觀,更有人文景觀,除了巨型水車,隱沒林間的還有亭臺樓閣,古時觀景,如今勞作之後,暫時休憩的地方。

初秋,梯田的主色調是黃綠兼具,從五一到十月中旬,九宮連環寨的水稻要生長將近180天左右,如今已進入末期,從黃綠色開始向黃色漸變,零星的山茶花,點點黃色的銀杏、常綠喬木、灌木一時間相映成趣。

助手們輕車熟路,開始對梯田的土樣、水樣進行採集;崔老更是發現梯田的土樣竟與圩田的土樣如出一轍,難道這裡曾經活躍著火山嗎?

崔老不是地質學家,做不出更多的解釋,但這裡很肥沃就是了。

真正走進梯田,才發現在外圍見到的僅僅是梯田的冰山一角。籠罩在煙嵐間的真面目卻是另一種景象。

不僅僅是梯田,修竹畔、繁花前,約莫有三五畝的平坦土地,按理說是修堤築田的好地方,一棟貌似青螺的三層閣樓,盤旋扭曲,扶搖而上。

四周點綴著三座卍字亭,有淺溪穿流而過,不遠處有一灣湖水,整個湖泊彷彿半地下湖一樣,上方有新月形的梯田佔了湖面大約三分之二的面積,梯田下方有粗壯的石柱支撐,明顯是人為堆壘。

溯流而上,淺溪的上游是一汪兩米見方的碧潭,上面有一座細窄的九疊瀑布,瀑布兩側的梯田依著它的跌宕層層而上,彷彿一個張開的蚌殼夾住這座主峰分割出來的小峰。

白駒山號稱萬山萬瀑萬湖十萬梯田,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對外一直是六萬多畝。不過據先祖筆記上說白駒山的所有梯田加起來有十九萬畝多一點,這也僅僅是白駒山的三分之一而已,剩下的是雪山、瀑布、湖泊還有樹林。

一階階青石路很平整,且四通八達,透過大大小小的石橋相連,盡頭總能不經意間見到亭臺樓閣,緩緩的溪流如玉帶環繞。

“白洋,你們是準備種田還是準備修園林啊。”崔老在溪水裡洗了洗手,忍不住吐槽道。

一路走來,他們不知道看到了多少的人文建築,尤其是田埂上、懸崖邊的被弄成盆景的奇松怪柏,都開始無語了。

“本來就是想弄口吃的,南明永曆皇帝與宋應星有一面之緣,聽說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