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七百一十七章援災 (第2/3頁)

加入書籤

提出了打算重開礦稅的想法。

結果就跟這幾日一樣,大量的朝臣跳了出來,火力全開,從種種角度,引經據典,或明或暗地攻擊皇上的主張,很快便使不勝其擾的皇帝取消了重開礦稅的心思。

往日情形一一浮現在崇禎皇帝的眼前,崇禎不禁輕輕搖了搖頭。

莫非這通商口岸當真很賺錢?

看來趙無忌喊出的五十萬兩,很有可能絕非虛詞,看朝中群臣如此緊張的架勢,想來這通商口岸,很有可能會成為又一個趙無忌為朝廷開創的吸金利器。

此事看來可行,崇禎慢慢地拿定了主意。

而今馬上就要準備征伐滿清,為錦州解圍的出兵之事,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眼看又是一大筆銀子即將花出去的崇禎,終於下定了決心。

“大伴,傳朕的旨意,於欽州府開設我大明第三處通商口岸,關稅與海貿一應事宜,皆由欽州伯趙無忌全權處理。”

說到這裡,崇禎猶豫了一下,他想了一想,似是下了巨大的決心般,繼續說道:“田仰調任南京,任副都御史,知州一職,由府谷縣知縣陳子龍接替,革去陳卿安遠縣知縣一職,以原臨淄知縣連元接替。”

“老臣遵旨。”王承恩恭謹說道。

把陳子龍和連元這兩個心腹調來欽州府,這也是趙無忌許給崇禎五十萬兩稅銀後,所要求的交換條件,相比之下,同知江奎雖然也是可信賴之人,但能力上還是陳子龍更勝一籌。

端起桌子上的青花玲瓏茶盞,崇禎仰頭將裡面的香茗一飲而盡,微燙的茶水下肚,初始的苦澀味道過後,唇齒間便是清幽的甘甜,令人神清氣爽,而崇禎的精神,似乎也因這杯茶水而為之一振。

崇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伸出左手,從那厚厚的一摞奏摺中,拿取了最上面的那封奏摺,放在了面前的案几上,準備開始他慣常的夜間工作。

嗯,這份奏摺看落款,是新任青州知府史可法寫來的。

史可法此人,崇禎有些印象,知道他原本是盧象升的下屬,為人精明強幹而又忠心耿耿,是個可以託付重任的官員。

盧象升死後,感念他的忠義,盧象升當初的部眾屬下多有升遷,史可法也被崇禎任命為青州知府,接替趙無忌,主政青州。

卻不知這個時候,史可法上這封奏摺,又有何意。

崇禎皺了皺眉頭,當初皇太極入侵之時,由於當時的青州知府趙無忌主動率軍出擊,前去濟南府迎戰清兵,將清兵擋在了青州府外,是以青州府並未遭受兵災戰火,青州的百姓也因此而逃過了一劫。

這份奏摺應該不是求援求糧的。

崇禎翻開奏摺,凝神細看。

史可法在摺子裡稟報,青州府這幾年在前任知府趙無忌的治理下,農業商業興旺發達,形勢蒸蒸日上,去年大力推廣種植的紅薯,土豆以及玉米更是獲得了大豐收,商稅的增幅也是驚人。

而今得知河北,山東等被清軍禍害過的地區百業凋零,民眾困苦,史可法於是在青州府各地,組織縉紳民眾為災區百姓募捐,所獲頗豐。

此次募捐共得糧食十二萬石,白銀四萬三千兩,史可法想請示崇禎,這些糧食和財物是先押解到京師,還是直接運輸到山東,河北等地。

史可法在摺子的最後還提了一下,此次募捐,最積極者便是慶記商行在青州府的分號,僅他一家便捐贈了糧食五萬石,白銀兩萬兩,可見慶記商行東家的忠君愛國之心。

慶記商行的東家?崇禎的眼前,立即便浮現了趙無忌,魏國公,隆平侯,忻城伯等人的身影,南京的這些將門權貴,對大明朝的忠心自然是毋庸置疑的。

錦衣衛雖然這些年來在崇禎的手中不斷削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餘威尚在,慶記商行的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