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五百八十六章吳三桂來援 (第1/3頁)

加入書籤

</dt>

崇禎皇帝猛然站起,似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盯著跪在地上的駱養性,顫聲問道:“此事可是為真?趙卿家不是重傷昏迷,一直臥病在床嗎?他又如何還能率軍出征?”

駱養性低著頭,手裡舉著一份奏摺,“啟稟皇上,此事千真萬確,趙大人已於十餘日之前甦醒,此後當趙大人得知濟南被圍,當即便在青州府誓師出征,欲要前往濟南與滿清一戰,臣這裡有趙大人的奏摺。”

崇禎聽了,頓時臉上皆是驚喜之色,馬上便有小太監匆匆上前,自駱養性手中將奏摺取來,然後恭恭敬敬地呈給了崇禎。

崇禎急不可待地接過奏摺,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他越看臉上神情就越是暢快,看到最後,他一把將奏摺抓在手裡,“哈哈哈哈,趙無忌真忠臣也,大病初癒便敢興師前去迎擊滿清,濟南有救矣!”

殿下的群臣聽了,頓時也都是喜上眉梢,趙無忌雖然在朝中一向低調行事,一直都在刻意隱藏自己的鋒芒,但他在神木縣擊敗多鐸,在西北擊敗羅汝才,孫可望的兵馬,以及在皮島大戰阿濟格,將滿清朝鮮聯軍擊敗,最終保住皮島的事蹟,卻是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的。

以趙無忌曾經連敗多鐸,阿濟格的功績,稱他為大明對滿清戰績最好的名將,卻也是實至名歸,如此名將如今再度出征,眾人似乎都看到了濟南城解圍的曙光。

崇禎內心激動不已,如今大明王朝風雨飄搖之際,終於有人肯站出來,欲要力挽狂瀾了,更何況此人曾經連續戰敗過多鐸和阿濟格兩人,堪稱是滿清剋星,若是趙無忌出手,似乎此番大明與後金之戰,尚有一線轉機。

“升趙無忌為……”崇禎興奮之下,便想給趙無忌升官,沒想到這時殿下突然有一人出列,大聲道:“皇上不可!”眾人看去,此人正是少詹事黃道周。

黃道周此人,文學上的才華是有的,道德上也無可挑剔,雖然此人很有節操,在歷史上最終也是壯烈殉國,但可惜此人當真沒有從政的眼光和能力,堪稱明末空談誤國的典型。

就以幾個月之前的事來說,當時崇禎曾經有意與後金議和,暗中吩咐楊嗣昌執行此事,楊嗣昌於是便派遼東巡撫方一藻具體操作此事,方一藻的使者周元忠,在滿清受到了相當的禮遇,皇太極明確表示,‘若有確議,則撤兵東歸’。

滿清當時確實沒有那麼大的胃口,畢竟他們人數太少,若是明朝肯每年歲幣納款,皇太極倒也願意和大明議和,畢竟不用打打殺殺就能白拿錢,這倒也不錯。

而崇禎此舉也是有他的苦衷,議和是楊嗣昌的主意,其核心就是攮外必先安內,楊嗣昌這個大方向應該是正確的,首先,關寧軍每年都耗費國庫幾百萬兩白銀,起到的作用卻微乎其微,與其拿錢養著他們,還不如直接給滿清錢。

最重要一點則是大明自己內患重重,當前剿滅流賊已經刻不容緩,連鳳陽的祖陵都被流賊給刨了,流賊已經成為不次於滿清的心腹大患。

在這種情況下,同時和滿清與流賊兩個強大的敵人作戰,顯然並不現實,那麼拉一個打一個,先安撫住其中一方,全力對付另外一方,這也是一條可行之策。

兩者相比之下,顯然大明朝廷不可能對流賊做出任何的妥協,反賊和官府是天然的對頭,所以對滿清做出妥協便成勢在必行之事。

結果議和之事走漏了風聲,弄得滿朝大臣人人皆知,於是,少詹事黃道周帶頭,對楊嗣昌開展了猛烈的進攻,他表面反對楊嗣昌的奪情入閣,實際是反對議和之策。

從道德的角度來講,黃道周此舉無可厚非,堂堂天朝上國,跟野蠻的韃子稱兄道弟,還要納貢議和,這面子往哪放?更關鍵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初便有不議和不割地不賠款的祖訓,祖宗之法不可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