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97章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 (第2/2頁)

加入書籤

族啊。

【樞密院廣場起義被鎮壓的當天,尼古拉一世就下令全城大搜捕,並親自主持了審訊。】

【特魯別茨柯依等121人被流放西伯利亞,大批士兵被判處夾鞭刑,很多人被活活打死。】

【彼斯捷利、嘞列耶夫、卡霍夫斯基、穆拉維約夫和別斯圖熱夫,被判處磔刑,也就是分屍。】

【後來沙皇為了顯示仁慈,把磔刑改為絞刑。】

不只是李世民,所有的古人們都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那可是造反啊!

竟然只處死了五個人?

而且用的還是絞刑,至少給留了個全屍。

對於士兵不進行過度追究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歷來造反士兵都是被裹挾著的。

並且為了不擴大化,也不應該對士兵進行過度的處罰。

但這些貴族可都是實打實的在造反了,竟然只是流放?

而且沒有全家流放!

這怎麼和天幕上的說法不一樣啊?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不到三十歲。】

【如果你覺得他們的名字太長,實在是不好記。】

【沒關係,請記住,歷史將他們稱為——十二月黨人。】

【1826年夏天,絞刑實施。】

【行刑的時候,用於絞死他們的繩子斷了。】

【他們的上級給絞刑的繩子做了手腳,以為這樣就能救下他們,但沙皇尼古拉再次下令執行絞刑。】

【於是其中繩子斷了的三人不得不被吊了兩回。】

【行刑後,樞密院廣場舉行了一場盛大的禱告儀式。】

【聖水灑落,以淨化這塊,膽敢挑戰沙皇權威的叛逆土地。】

百姓們看著天幕,為這些死去的靈魂哀悼。

百姓們確實沒有見識,沒有學識。

但他們分得清楚好壞,分得清楚誰是在為他們好。

至少,如此清晰直白的事情,他們分得清楚,誰是和他們站在一起的。

【在那天,一名十四歲的少年站在人群中,被這群貴族革命者的理想,深深打動。】

【這個少年就是後來被列·寧稱為,俄式社·會主義創始人的赫爾岑。】

【多年後,他在《往事與隨想》一書中寫道:】

【十二月黨人是從頭到腳,用鋼鐵鑄就的男子漢。他們自願赴湯蹈火,他們喚起了年輕一代對自由的嚮往。

他們要洗滌在專制和奴役之間,成長起來的民眾身上的汙垢。】

無數的百姓們沉默著。

許多人站了出來。

雖然這些革命者都是所謂的番邦蠻夷,但華夏自古以來以包容性強大著稱。

許多百姓站了出來,準備為這些人建立廟宇,讓他們能夠受到香火供奉。

【今天的我們,大可不必把十二月黨人神化,他們也只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而已。】

【他們會因為封建禮教,而不敢對君主採取直接行動。】

【會因為擔心家人,而不敢發動底層民眾。】

【會出於自己的利益考量,而逃避動搖。】

【也會因為求生乞活,而在被捕後供出同志。】

【這些都無需諱言。】

【彈幕:這個事情的本身,就已經足夠浪漫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