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全球第一次普遍經濟危機 (第1/2頁)
四個家主震驚了。
所謂的經濟危機,這個詞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說,不過在商場浸淫多年,略一思索也明白了意思。
如果是大夏其他任何人對他們說將會有經濟危機,他們一定會嗤之以鼻,但此話出自於眼前的王浩之口,他們則必須認真幾分。
伍持鑑更是眉頭緊鎖,相較於其他三位家主,他們伍家在西洋的貿易體量來的更大,所以對於市場的萎縮會更加敏感一些。
因為在前天,他們統計1857年全年賬目時才發現,整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近百分之十五,這可是超過五百萬白銀的收入,伍持鑑自然十分上心,可集合了整個家族的賬房和掌櫃,都說不清具體哪裡出了問題,最後也只能將原因歸結於奧斯曼和熊國那場克里米亞戰爭。
還是葉林先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笑著道:“哈哈哈,小友可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能否為我老葉解解惑,為何出此言論?”
其餘三個家主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齊齊盯著王浩。
王浩淡淡一笑,道:“小子自然不會無的放矢,伍家主,你家在美麗國的投資最大,那你可知,去年一年美麗國倒閉的企業有多少嗎?”
王浩剛剛和威爾遜聊了好一會,開始的目的是想探聽一下這個位面會不會也有南北戰爭的爆發,只不過威爾遜是個純粹的商人,對於政治上的紛爭並不敏感,於是話題自然而然地轉到了美麗國國內的一些經濟情況。
隨著聊天的深入,全球第一次普遍經濟危機這詞從王浩的記憶深處跳了出來,他開始回憶起了某次考試時出現的題目:全球第一次普遍經濟危機爆發於哪個國家哪一年。
答案正是美麗國和1857年。
得到記憶加強的王浩開始順著這個詞去翻閱聽課時的一些記憶,果然有發現。
1848年至1858年,美麗國建成的鐵路約達3萬多公里,超過了其他國家所建鐵路的總和。而鷹國在40年代的建設熱潮中,所鋪設的鐵路卻只有八千公里。
按理來說,美麗國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勢必會帶動其冶金業的巨大發展,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而且,這一時期,國內生鐵產量同樣長期停滯不前,棉紡織業的增長速度也不快。
與此同時,鐵軌、生鐵、機車、棉布和其他鷹國製成品的進口卻增長得十分迅速,鷹國產品充斥美麗國市場阻礙了美麗國冶金業和棉紡織業等當時的重要工業部門發展。
王浩想起了當時授課老師將這一段時的一句常用詞:這就有意思了。
這就有意思了,在鷹國有個白鬍子老頭,將這個現象稱之為資本主義的產能過剩。
從1825年起,鷹國每個十年就爆發一次經濟危機,他便開始考察資本主義週期性普遍生產過剩經濟危機的現象。他發現一旦大量資本開始追逐同一種利潤後,利潤最大化的內在動力和相互競爭的壓力迫使資本家自發地、盲目地擴大生產規模。
王浩這個學渣開始只是簡單背了一下這句話,但現在畢竟有了光子這個系統,雖然還是個智障,但起碼也增強了宿主的記憶不是。他將這句話和美麗國的鐵路大建設一結合便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3萬多公里的鐵路大開發,使無數資本投身其中,但鐵路再長也有建完的這一天。所以在去年所有鐵路竣工後,圍繞著鐵路這個系統工程的所有產能立即過剩。而資本家從不手軟,他們發現不對後瞬間切斷了所有投入,第一時間將工人解僱。
美麗國嘛,對於失業這件事,王浩更懂了,後世看新聞都是各種遊行和暴動。因為失業工人一增加需求就會下降,消費經濟便會消退,從而影響所有的貨幣和商品流動,經濟危機爆發。
伍持鑑並不懂其中的道道,《資本論》這本書可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