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0章 班一天沒上,打一頓沒少 (第2/3頁)

加入書籤

或者說有朱雄英在,這些政策都可以強硬的推行下去,大家必須好好執行,自然是利好。

可若是不完善政策,等到後面,出了一個相對弱勢一點的帝王,恐怕就壓不住政策,繼而出現問題。

比如嚴苛治官,官員都敢找辦法反抗。

若不是朱雄英不好糊弄,這條政策還真難施行。

還有就是官員待遇一體化,也必須強硬監察才能執行。

說到底,官員們容易形成自己的勢力,來對抗皇帝。

明初的時候,李善長、胡惟庸這兩個,就是結黨營私,威脅皇權的典型。

到了後面,土木堡之變後,文官勢大,內閣大臣和丞相沒區別,勢力威脅皇權。

再往後,閹黨當道,同樣是借皇權而行事。

朱元璋收拾李善長和胡惟庸,廢除丞相制度,就是避免權臣當道,底下人威脅皇權。

他甚至也擔心外戚干政、擔心宦官握權、擔心文官勢大、擔心武勳抱團。

所以,他不僅廢除丞相制度,還不準外戚當官,不準太監有文化能寫字,把太監當狗,等等。

可以說,老朱雖然是泥腿子出身,眼光狹隘。

但也正是因為他眼光狹隘,擔心的事兒多,定下的一些規矩,也就確實能避免一些事兒。

比如外戚干政,明朝基本上就沒有這個情況。

還有對武勳的打壓,基本上後面武勳都沒有再輝煌過。

可偏偏,他定下太監不能有文化,不能寫字這點,後面的皇帝沒當回事。

後面朱棣當了皇帝,他為了工作方便,覺得太監在身邊伺候,不認識字怎麼行?

於是乎就預設太監學習認字兒。

可太監要是有文化能認字兒,還幫著皇帝傳達一些資訊,寫一些東西,這權力地位,不就慢慢有了?

以前就是伺候皇帝生活,像狗一樣。

現在就能幫著寫聖旨,寫條子,甚至幫忙看奏摺,批條子,這哪兒是太監?這是皇帝的秘書啊!

所以後面,太監漸漸能對奏摺批紅,也就是決定政策,甚至官員有摺子給皇帝,還得看太監臉色。

於是乎,太監就掌權了,比丞相還牛逼。

另外就是,朱元璋為了不讓文官勢大,避免丞相出現,才廢了丞相制度。

結果後來又出了個內閣,內閣大臣權力也越來越大,等於換了稱呼的丞相。

後面就導致了文官勢大,宦官專權,互相鬥的場面。

所以說,老朱的一些決策是對的,只是方法太極端。

比如處理朝政的丞相,雖然沒了,也不能啥事兒皇帝一個人扛啊?

小朱就弄出了一個十二人秘書團,一月一考核,一月淘汰一人的制度。

秘書團十二個人負責丞相的議事權,而且還是輪換的,大家只能幹活,不能決策,沒有權勢,就不怕勢大。

這個問題,朱雄英不擔心。

所以太監這事兒,他也要想辦法,絕對避免他們不能學習文化,不能認字兒。

文官的問題,他也有解決之法,那就是考公考編。

一個丞相,能被十二個無權無勢只能議事的工具人代替。

那一些官位,同樣可以透過考公的方式,讓人來做。

如此一來,文官想做大?想結黨營私?

稍微有問題,就給你換下去了。

文華殿裡,朱雄英把一套一套的想法和計劃,梳理的清清楚楚。

就站起來,一甩袖子,揹著手,牛逼哄哄的說:

“大明有孤,必開千古盛世!”

只是這話才說完,盛庸就急匆匆進來:

“殿下,開國公…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