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四十八章 項王離去齊地亂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標題:項王無奈離齊,田橫速收失地

劉邦在彭城大敗,究竟損失多少,或者說狀況如何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劉邦命其再發十萬兵馬支援,已經說明漢軍的損失。

十萬兵馬不是個小數,不能一下子集合起來,只能先將大部分精銳帶走,隨後蕭何以最快的速度徵兵。

這一點蕭何一點不擔心,也越加敬佩大秦帝國所打造出來的那一套軍事制度。

從抽丁到訓練,還有兵器的打造皆有法可尋,還有包括戰服和旗幟等各種輻重皆是有一整套很完備的作坊流程,只需沿用或者稍加修改,便能事半功倍。

大秦這一套治國制度真的相當不錯,可惜沒有良臣和明主來進行大力推行。

有這麼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蕭何不擔心發關中兵的事情,還是比較擔心關中內亂。

三人最終決定由韓信帶著新訓練的兵馬出函谷關到前線支援劉邦,周勃則是率領本部人馬從武關出發,從南陽向北支援漢王。

一旦決定,事不宜遲,三人立刻各自行動起來。

韓信依舊很淡然的點兵,但跟著韓信的數名戰將卻對關外充滿嚮往。

他們不知道現在的山東各國是何模樣,人就是這樣,人在關內時盼望著關外,人在關外想著關內。

關外的戰場如同天上的風雲,變幻多端。

遠在山東的魯梁大地上戰火始終沒曾滅過。

東郡的城陽(在今菏澤市的東北邊)之外,戰場陷入焦灼,一直龜縮在城內的齊軍,已經不止一次的發動進攻,楚軍打的很辛苦,開始不斷的撤退,轉換其他佔領的城池堅守。

“亞父,沒有吾楚國鐵騎,沒有那萬餘精銳,此最後幾座城池將保不住矣。”楚將薛公說道。

薛公,一般是指薛縣的縣令,是西楚國的地方小諸侯,諸如留公旋、蕭公角等,大秦稱之為縣令或者縣長,西楚稱之為公,皆為項羽挑選的楚將去擔任,為西楚鎮守各地郡縣。

自項羽率三萬鐵騎為主的精銳南下擊漢,加上鍾離昧、季布都猛將率軍從項羽,留在城陽與齊對戰的楚軍力量變得極具減弱。

這是亞父范增深深憂慮的,也是亞父極力支援項羽這麼做的,否則西楚將面臨腹背受敵的亡國之危。

當時尤其是漢攜五路諸侯號稱六十萬大軍來伐楚,如果不及時回救,那麼後援必定會被切斷,到時必進不得,也退不得;如果撤兵太多又會陷入齊軍反撲的危險,就是這個時候亞父范增極力推崇項羽率三萬精銳火速南下,並讓鍾離昧、季布等猛將協助,亞父選擇留下,與薛公等諸將牽制齊軍。

薛公眉頭微皺,最近仗打的很憋屈,先前是跟著項羽不斷追著齊王打,追著齊軍打,還圍困城陽,可現在轉攻為守變成捱打的一方,在城陽、都關、黎城、范陽等城池間徘徊,竟打的極為受挫。

有幾次已經進入魯地,與龍且、項冠等軍接壤,不過一旦緩過氣又再次回到東郡。

齊、魯、梁、楚糾纏不清的地方,如今漸漸被齊人田橫所收復。

看著一座座城池復為齊,薛公等將心裡非常的不舒服,可范增知道此刻留在齊地的楚軍目的不再是滅齊,不再是消滅叛楚的田橫,而是牽制田橫。

絕不能讓田橫率齊兵擾亂項羽南下擊漢的計劃。

好在項羽在彭城大敗劉邦的訊息快速傳到亞父和諸將的耳朵裡,這代使得低落計程車氣受到些許鼓舞。

“亞父,當真要放下齊地城池?”薛公還是有些依依不捨,“齊地數城,乃項王率將士浴血奮戰方拿下。”

其實不僅薛公,很多諸將皆不願放棄,尤其在奪城中首登之將,更不願棄城,甚至表示願與城池共存亡。

范增道,“齊將田橫之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