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漢止軍劉邦定合縱之期 項羽入陳地議拉攏之計 (第2/3頁)

加入書籤

至於那種命運,

在陳平看來,張良的戰略似乎每次都很精準,甚至能力挽狂瀾,改變漢的弱勢,他所能做的就是查漏補缺。

畢竟人無完人,陳平所建議的多在戰術層面,尤其是心裡層次。

從心裡層面分析,越往後天氣越加寒冷,彼時天寒地凍,不利於作戰,士卒也思止戈,然此時恰恰會有意想不到的戰機。

在楚軍思止時出擊,從士氣上會壓倒楚軍,這是陳平的一個另類意見。

不過張良心中一直有話想給劉邦言,含沙射影的提了幾句彭越,意思是這次相約擊楚能否順利進行,要看梁地兵馬是否迅速。

不過劉邦的注意力一直在諸將討論相約日期上,沒有順著張良的意思去深思。

以樊噲、靳強為代表的漢將認為十二天是最好的期限,齊兵主力如果日夜兼程,十餘天差不多能到。

從臨淄到陳縣有五百七十多公里,按十天時間計算,一天要行軍五十多公里。

如果有糧草輜重隨軍是不可能完成十天到達,但如果挑選精銳以輕車騎行軍,只帶十日干糧火速趕來,那是可以如期達到的。

彼時可完成對項羽的圍困,只要能困住項羽,待後續步軍趕到,楚必亡。

漢將認為用戰車可輸送步軍,雖然輸送不多,但足夠讓萬餘精銳先到達。

梁地彭越距離較近,全部精銳到達五日即可。

彭越五日可至,齊王信精銳十餘日可至,劉邦陷入沉思。

直到酒爵中的溫酒變涼,劉邦才開口,決定十月中旬即十五日左右合擊。

敲定時間後,劉邦就不著急行軍,而是將資訊先傳回去,待兩日後才繼續引兵南下。

陳縣北,利幾迎接項羽後,又主動承擔起完善防禦線的督造。

挖壑溝,築高牆,這些都在利幾銳利的眸光中緊鑼密鼓的進行著,而此時的項羽正在和幾個自己信重的人商談著化解此次危機的方法。

帳內溫酒四溢,肉香撲鼻。

項聲興奮不已,“大王,楚軍士氣高昂,皆怒漢背信棄義,欲為大王戰,以出惡氣。”

聞之,項羽眸中閃過一絲喜色,心中底氣上升,項羽很自然的看向項伯,“有勞叔父為士氣費心……”

項羽本想誇讚幾句,但見項伯的眉宇間依然有愁絲,便沒再進行下去,則話鋒一轉,“梁地情況如何?”

說到梁地(又稱魏地),項羽心中也是一陣的鬱悶,不久前和劉邦對峙廣武、成皋之間時,他曾率軍收復梁地十餘城,還差點屠掉外黃,把彭越打跑。

按說項羽離開後,梁地堅守一段時間不成問題,誰知就在項羽簽訂鴻溝合約前不久,梁地城池逐漸被彭越收復的訊息傳入項羽耳中,

這也是促使項羽急欲以人質為交換條件,換取撤兵以做喘息之計。

梁地的斷絕,即便彭城不丟,他項羽和後方的聯絡也被切斷。

彭越逐漸收復梁地,使得項羽最終決定不走梁地東回,而是南下陳郡。

如今入陳地界,佔據地利和資源,優劣之勢進行轉變,攻守之勢也將不同,面對劉邦的追擊,項羽沒有立刻主張反擊,而是聽從項伯、靈常的建議,先採取縱橫之術,即努力爭取彭越、韓信這兩股大勢力。

韓信雖然難以拉到自己這一邊,但上次的出使多少給韓信的心裡種下一顆種子。

再接再厲,即便不從楚,能中立一段時間即可。

彭越是項羽非常痛恨的人,但這次項羽壓住自己對彭越的憤怒,採取拉攏的手段,故有此問。

聽聞項羽的問話,項伯道,“彭越苦戰初復得十餘城,士卒尚恐楚且疲,其戰心不足,大王又許以梁地,乃斷其為漢略梁地之心,然仍需大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