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二十八章 彭城大戰二十三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標題:欲不斷分解,以金蟬脫殼

外圍的突擊不但迅猛,而且詭異,專撿楚軍的薄弱部分進攻,楚軍的精銳完全被避開,尤其那三萬鐵騎,雖有損耗,但項羽會雖是擇勇士補充。

在楚國能成為騎士那是一種榮耀,人人願意經過殘酷的訓練成為騎士。

騎士不但在陸地上戰技高超,還要具備弓馬嫻熟的特點,尤其是擅長在馬上開弓射箭,需要精湛的馬術,由於配有長劍,還要學會在馬上的搏擊劍術。

一個騎士的培養要比一個兵卒難的多。

故而鐵騎當真是可以橫行天下,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弱點,一旦被長矛陣困住,衝不出去就是全軍覆沒的命運。

不過步卒依靠陣法想困住鐵騎自然也是很困難的。

不斷從各地來的西楚地方駐軍組成首次對劉邦的圍困。

依靠谷水這條可擋十萬兵馬的天險,實現大戰以來的首次圍困,但殺漢卒十餘萬後,二者兵力縮小,但兵力依舊相當,能實現圍困靠的也是谷水與泗水。

楚軍的各地駐防軍乃項羽軍目前的軟肋,論戰術和裝備皆不及西楚的中央軍。

陳賀和孔聚又是自芒碭山便起事的老將,身經百戰,二人密切配合,依靠張良的聲東擊西,一下就撕開缺口。

劉邦聽聞張良不願獨自撤向雍丘、外黃附近,來回援,心生感動但毫不猶豫,立刻做出決定,向南突圍,奔向自己發跡之地,芒碭山。

此刻漢軍與張良、陳賀、孔聚會合後,依舊有近二十萬兵馬,分批次的逐漸突圍。

留下斷後的是劉賈和陳豨,劉賈本在駐守蒙縣與外黃的王武、程處牽制菑縣邢說軍。

得到漢軍戰不利,劉邦首先想到的是蒙縣的劉賈軍。其餘漢軍不能輕易調動,乃整個戰略佈局上的重要釘子。

劉邦想著外黃有王武、程處駐守即可,可與彭越共同牽制邢說軍和濟陽的項悍軍。

對於王武、程處二人的能力還是有一定認知的,雖不及樊噲猛,不及曹參那麼穩重而又深謀遠慮,但絕對可以駐守一方。

只是劉邦忽略一點,能力是不錯的,對二人之心,劉邦並沒有進行過多的考慮,認為自己提拔出來的,應該不會叛漢,漢畢竟還是強大的,故而將劉賈調回。

陳豨是一員猛將,他本在關中隨呂澤圍困廢丘,並時不時去拜訪下韓信,二人聊的蠻痛快,在劉邦入彭城調出呂澤鎮守下邑時,他跟著出關。

出關後,劉邦便讓陳豨負責彭城的安全,這一點陳豨做的還不錯,至少在置酒高會時,彭城沒有出亂子,只是劉邦沒想到亂子很快在蕭縣出現。

陳豨和劉賈打的很猛烈,但很快發現項羽根本不願與之戰,命此刻趕來助戰的項聲和恆楚來擊二人,項羽自己立刻引鍾離昧、季布二員虎將追擊項羽。

項羽對彭城附近的熟知使得劉邦東躲西避,怎麼也甩不掉,追之甚急,靳歙停止與楚戰數次,放使得劉邦有喘氣之機。

此時叔孫通向劉邦獻道,“臣知一秘道……然不能行大軍。”

劉邦道,“速速道來。”

叔孫通曾作為楚懷王的一個博士,常與各種人士答辯,久而久之,多知泗水郡內的奇事趣聞,常常帶著儒生弟子百餘人走訪各地山川,知曉很多秘經。

劉邦心中在思考是否要拋下諸將,從秘經走。

後面楚軍的追擊聲隱隱能夠聽到,諸如盧綰、曹參、灌嬰等人皆建議劉邦從小路先走,在芒碭山會合。

時間緊迫,劉邦果斷決定不棄諸將而去,在他心裡想的如棄諸將而去未必安全,其次是他不能一有危機就自己先溜,這必定會影響日後他在漢軍中的威望。

劉邦決定將自己的帥旗交由靳強,由靳強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