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刎頸之交要了陳餘的命 (第2/2頁)

加入書籤

李左車不太贊成,現在是兵敗如山倒,而非士氣高漲之時,並不適合背水列陣。

陳餘未聽,不斷向泜水而來,趙卒退無可退。

漢將韓信夾擊大破趙軍後,命張蒼率軍去追擊陳餘、趙王歇。

張蒼率輕車騎一路追來,一直追到泜水之上,居然想列陣抵抗漢軍。

張蒼笑道,“此時豈能背水之戰……傳令全軍,速擊,能擒殺趙王、大將者重賞,蒼親自為其表功。”

獲得軍功不易,但讓劉邦知道你獲得軍功更不易,現在張蒼說他會親自向漢王表功,那這種激勵相當的大。

漢軍疾戰趙軍,趙兵無心再戰,士氣低落,又無可退之處,於是紛紛投降。

陳餘大怒,連斬幾名千人將,敦促趙兵繼續作戰。

張蒼招降陳餘,陳餘不降,反而繼續指揮趙兵反抗,張蒼不悅,覺得這麼下去,數萬趙兵如果真的被激發鬥志,非常不妙。

因為張蒼自己率領的輕車騎才不過數千,完全和趙軍兵力不對等。

如果趙軍被陳餘激起鬥志,他張蒼必戰死於此,於是下令數百重騎兵隨他親自去擊殺陳餘。

張蒼下的命令是擊殺陳餘,不再是活捉。

漢軍的重騎兵也就是郎中騎兵,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騎兵,在數百騎兵的衝擊下,直接將陳餘圍住。

張蒼彎弓射箭,只是射中陳餘的腿,他想捉個活得,讓張耳親自處決他昔日的摯友。

等到韓信、張耳趕到,張蒼已經壓著陳餘來見韓信。

再次見到陳餘,張耳心生感慨,竟不知該說些什麼,陳餘怒目而視。

張耳道,“吾與成安君乃昔日摯友,何故非要如此?”

陳餘道,“不必假惺惺,餘與耳,自鉅鹿之時已非摯友。”

張耳長嘆一聲,便不再見陳餘,韓信徵詢張耳意見,如何處置。

陳餘的身份較為特殊,怎麼處置,即便是漢王在此,恐怕最終的決策權也是交給張耳。

張耳請命伐趙,並動用一切資源就是要手刃滅國仇人。

可自從見到陳餘,心裡的怨恨一下子消散,不知道為何就是沒有了感覺。

非恨非怨,或許當初陳餘的選擇是對的,明知道不敵秦軍還要讓他們去送死,

如果當初換成他張耳率兵駐紮在鉅鹿之北,他估計也不會冒險。

那個情況下,鉅鹿城內雖然緊急,然諸侯必定陸續趕到,秦軍必然會分心應對諸侯,攻城必然變緩。

可如果和秦軍戰,可能會死的很快。

張耳和陳餘的恩怨,自然有當事人來解決,所以韓信也斷定劉邦會將陳餘的命運決策權交給陳餘。

張蒼得陳餘,沒有自作主張,交予韓信,韓信則徵詢張耳。

張耳思慮片刻道,“陳餘自稱代王,又兼任趙太傅,實則代、趙動亂之根本,且有將帥之才,如放虎歸山,難免趙地再起戰火……”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