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四百五十一章 不可不打 (第2/2頁)

加入書籤

險而守,不敢硬碰而已繞行二十里……”

言至於此,曹參嘆口氣,加重後面的語氣,“廣野君之計雖好,然實際狀況並非樂觀,斥候探到酈縣、胡陽欲有南北夾擊之勢,呂澤部有危,且丹水、析縣互為犄角,楚若兵力分散難以拔下丹水。”

曹參言畢,周勃、灌嬰、樊噲、夏侯嬰、酈商各自發表意見,大致的意思是直接西進的確有危險,宛城守軍實力不弱,南北胡陽、酈縣又虎視眈眈,稍有不慎有被秦軍咬上一口的危險。

劉季默默的聽著諸將闡述自己的看法,甚至有的還將如何回攻宛城做一個小小的回報。

根據詳細的偵查,並靠著便走便徵兵的形式吸納沿途的壯士,依靠這些新加入計程車卒徹底的瞭解宛城附近的地形。

劉季沒有立刻給出任何回應,而是將目光放在靳歙、傅寬二位戰將身上。

傅寬的意思是從棘陽的山路小道,直接秘密插入宛城,將宛城圍起來。靳歙則認為當走密林小道,以此可遮掩旗幟,可悄然兵臨城下,但不利條件是密林難走,不僅有野獸出沒,更有毒蛇等物潛藏,必須要有熟悉此路的嚮導方可。

張良的策略,劉季是決定執行,具體如何執行,是要靠這些將軍一刀一槍去打,宛城不是一座孤城,四通五達,臨縣秦兵一個時辰便能趕到,若不能秘密行軍,很難在不驚動他們的情況下將宛城圍困。

圍困之後若不能立刻攻克,援兵一到便會陷入焦灼。

劉季在聽取諸將意見後,便將回攻的時間問題上拿出商議,徵詢諸將的想法。

曹參同意張良的主張,入夜行軍,既能掩蓋行軍蹤跡又能避開沿途諸縣耳目,欲將宛城四面圍之,白日沿途中很難逃過各要塞的耳目,四面合圍之勢不宜實現。

靳歙的意見則相反,認為兵貴神速,應趁夕陽暮色之際火速回擊,在秦兵飯食鬆懈之時圍擊。認為夜間行軍,速度必然變慢,若點火把夜裡更容易引起秦兵注意,若熄滅火把而行,道路不熟易迷路,不利。

兩人的意見向左,說法不一,最後怕走夜路的戰將皆默默站在靳歙一邊,贊同白日回軍,或者在夕陽時抵達宛城便可。

對於二人的意見,劉季有些舉棋不定,最終將目光投在張良身上,要說張良殺過人,可他從未斬殺過一個秦兵,可說他未殺過人,他卻僱傭過大力士刺殺過秦皇,而且差點成功。

張良雖未披堅執銳上過戰場,但對戰場的瞬息萬變,城池之間錯綜複雜的動向卻總能很清晰的看出門路,甚至在人心的複雜變化中尋找到作戰時機和作戰策略。

太公兵法的厲害,劉季已經領略到,故而張良之言,劉季比較看重。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