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二十七章 彭城大戰二十二 (第1/2頁)

加入書籤

小標題:漢軍欲南走山

豪氣萬丈的戰將們此刻多臉色蒼白,各個咿咿呀呀說不出所以然。

此刻曹參率軍在泗水沿岸與楚戰,算是拖住一部分楚軍,使得項羽拿來專門對付劉邦的兵力減弱。

王吸、薛歐此刻在最外圍,不斷與楚發生碰撞,此時的漢軍優勢不在,兵力銳減。

除卻各地駐守的兵馬在彭城附近的漢軍總兵力本有二十餘萬,近三十萬,如今一戰就損失十餘萬,實在是有點恐怖。

雖然這個數量是在各校尉、軍侯根據還在身邊之人估算出來的,但不排除逃亡、假死以及跳進水中逃生的人。

拋去這些,劉邦心中估算折損肯定有八九萬,但不管怎麼樣兵力減少一半,漢卒人人畏戰,這的確不是一個好兆頭。

周昌道,“殷王司馬卬戰死,河南王申陽亡走。”

這句話讓心頭陰霾的劉邦更是感到一股涼意,“殷王為漢寧死不降楚,乃真王也,捎帶其屍身,事後厚葬之。”

這個訊息是劉邦最擔心的,現在各路諸侯開始背漢從楚,塞王司馬欣最是令人痛恨,臨陣倒戈最可惡,翟王董翳也倒戈,河南王申陽選擇不戰而逃,等於背漢,司馬卬戰死,當初跟在身邊的七王如今只剩下張耳、西魏王豹、韓王信。

七王變三王,劉邦對司馬欣恨之入骨。

張耳不必說,二人有故交,韓信王乃劉邦自己所封,唯有西魏豹目前不知其心。

在三王叛漢,殷王戰死的情況下,西魏王豹的心是否還會那麼堅定的跟著漢而與強楚為敵,劉邦不確定。

劉邦對這樣能力較強且為王的人採取大用大疑的態度。

魏豹之勇謀堪稱大將,他的能力很大,那麼他的忠漢之心就有待考證。

在幾次作戰中魏豹雖然也在與楚戰,但劉邦能感覺到並沒有盡全力。

魏豹將兵從,首選的其實是善守的周叔,這就意味著西魏軍在伐楚中以守為攻,儲存實力為主。

不一定能戰無不克,但絕對可以讓楚不能輕易重傷自己。

這點秘密,起初劉邦並未發現,隨著一路行來,尤其是項羽在蕭縣遇到的阻力,如果不是周叔和周灶皆善守,項羽根本用不到日中才打到彭城。

這個時候劉邦越加希望張良能在身邊或許能有妙計產生。

在劉邦決定出城與項羽大戰時,將自己的文臣武將進行拆分,怕的就是一旦扎堆,被項羽來個一網打盡,那可就糟糕,見漢軍戰不利,劉邦果斷作出決定,讓這些文臣謀士先撤離,他劉邦和諸將來吸引項羽的進攻,將人才安全撤離。

這一點讓那些殺伐四方的諸將很不理解,這些平時不能披堅執銳上陣殺敵的人,為何如此看重他們的命。

可在劉邦心中這些人和勇將是一樣的重要,關鍵時刻指不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漢軍大敗,給各地駐守的戰將和軍隊帶來不小的衝擊,其中駐守碭縣的河南軍聽聞漢軍大敗,河南王敗逃,恐楚軍殺來,他們便欲逃回河南地。

彼時的柴武一直在關注彭城那邊的訊息,聽聞漢軍大敗,其餘人建議他降楚,柴武卻果斷選擇繼續從漢。

柴武果斷補位碭縣,使得那些尚未逃離的河南軍被強行併入漢軍。

諸如此類的變化悄然在各地進行著,這與劉邦在谷水、泗水一戰大敗有著必然的聯絡。

劉邦道,“無大批船隻,無法北渡,唯有南下,楚必緊追,何處可安身?”

盧綰忽然有話不吐不快,有幾次皆想開口,皆被他人搶先,劉邦道,“盧太尉,有話速速道來。”

盧綰道,“芒碭之間尚有漢軍駐紮,且彭越軍在附近,可詔其護駕,大王可依據早年對芒、碭山地形之熟知,藉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