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九百三十七章 丁公追劉邦 (第2/2頁)

加入書籤

傳來。

如此一耽擱,後面緊追的楚騎已經趕上,當務之急自當退敵,灌嬰上馬,立刻引漢騎列隊擋在前面。

靳強提起青銅烏刃戟,立馬護在劉邦身前,周緤提起放在樹旁信武刀,但轉念又插在地上,以背護著劉邦上戰車。

夏侯嬰早已坐在戰車上,隨時皆可以縱馬而走。

劉邦登上戰車,夏侯嬰正欲趕車向前,劉邦卻意外道,“稍等。”

既是稍等,夏侯嬰便沒有趕車,他很少會問為什麼,只見劉邦眯著眼睛望向楚騎之陣。

楚軍騎士各個已經從後背取出箭矢,已經上弦,有的雖沒有彎弓搭箭,卻從馬腹旁抽出雙戟,一對,一擰,就變成一杆雙頭的長戟。

單手已經握緊馬繩,雙腿微開,隨時做夾腹的動作,進行衝擊。

還有的弓箭依舊正馬背上,但卻手握長劍柄,看來是準備在衝擊的過程中用長劍攻擊漢軍。

楚軍劍拔弩張,弓弦上箭,漢軍同樣是做好應戰的準備。

雙方似乎皆已做好大戰的準備。

此刻漢騎兵的戰將灌嬰的眸光卻瞄向楚騎馬腹處,眼神中略顯驚訝,但也有一絲絲的興奮,似乎像發現新大陸一樣。

灌嬰驚訝的發現楚騎士的腳上皆套著一圓圈時的繩索,這套繩索連線在馬鞍上。

看到這一幕,灌嬰眼神發光,因為他太能體會作為騎士的痛苦,那就是在運動中進行騎射穩固性差,必須騎術非常嫻熟才能做到胡服騎射。

還有就是持戈矛或長劍的騎士,在衝殺時完全靠上身的臂力,腳下很難借力,力量往往很難從下向上。

必須靠加緊馬腹才能借力,使得力量能從下向上的貫通,才能很好的使出力量,才能很好的發揮出馬上作戰。

因此,漢騎一直沒有組建起來,一是劉邦沒有重視,而是對騎手要求太高,培育新兵,如果是步卒,很強的將軍一個月就能使他們上戰場,或結陣或衝鋒,可是騎士卻不一樣。

數月皆不一定有成效,故而灌嬰在得知李必、駱甲的專長和建議後,有心組建也只能組織小股騎兵。

這個新發現,讓灌嬰看到短時間組建漢騎兵的可能性,不善騎射的可以利用那圓繩腳套,灌嬰不知那是何物便姑且稱之為圓繩腳套。

灌嬰的神色既興奮又欣喜,這一幕自然第一時間落在追來的楚將眼裡,心裡發慌沒底,不知道漢將在搞什麼。

走南闖北販繒的灌嬰很懂得先下手為強的道理,立刻準備衝擊楚兵,卻聽劉邦道,“來將可是丁公否?”

追來的楚軍之將正是季布派遣而來的丁公,在季布被陳豨、劉賈阻攔時為擒住劉邦,在季布牽制漢軍時命丁公率楚騎追擊。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