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盛極而衰下的諸將之憂 (第2/3頁)
心滿滿。
誰知物極必反,韓信率著一支生力軍叛漢自立,這給劉邦的打擊很大,雖然劉邦知曉韓信麾下的諸將不一定全部叛漢,
尤其還有他有意安排的曹參在監視這支軍,可天高海闊,誰知曾經的人有沒有變。
總之曹參這枚棋子能不能起到震懾的作用,劉邦心裡沒有百分百把握;
曹參的存在使得韓信即便自立也不能助楚,其次還有呂澤安排的丁復,這些都是人心上留有的後手。
可時間一長總會生變,劉邦對吞併天下的信心在打折,當接到關中蕭何的算賦之策時,劉邦知道關中和蜀漢的後方供給將要達到臨界點。
此種情況令劉邦不自覺的想起當年秦和趙的長平之戰,那是一場拉鋸戰,各國的名將和兵力都不少,最後拼的是國力。
大漢和西楚拼的也是國力,拼盡大漢的國力使得如今西楚丟失後方彭城及周邊一帶,也使得西楚的補給線被斷,
可依舊不能戰勝項羽,項羽之勇當真千古無二,如果逼急項羽會不會浮現鉅鹿之戰的情況,劉邦竟有些看不清前路。
如果攻下齊地的韓信沒有叛變自立,劉邦沒有自豪懷疑,取得勝利完全沒問題,
可現在情況有些複雜,彭越和田橫攪在一起居然開始保持中立,連黥布都沒有繼續的南下助盧綰、劉賈,在賞封其為淮南王才表明立場。
紛紛擾擾的秦末,他劉邦的對手可能不再是項羽,而是韓信。
這個結果看似很荒唐,很可笑,但劉邦知道韓信的能力,知道韓信帶兵的能力,也知道其麾下籠絡一批能人。
齊地、趙地看似漢所攻取,實為虛,不可控;加之後方的吃緊,這些都在傳達一個盛極而衰的訊號,這些都是劉邦要考慮的。
在捷報聲和祝賀聲接連不斷時,唯有在關中養病的張良能懂他的心聲,連續發來數道書簡。
簡中的大體意思相同,提醒劉邦小心物極必反的道理,既要再接再厲,也要小心翼翼。
不到最後一刻,切忌鬆懈心裡。
起初劉邦還不相信,待看到韓信佔據齊地後,沒有立刻發兵擊楚,而是等到遣張良赴齊地授齊王印後,才令灌嬰南下擊楚。
原本助漢擊楚的彭越,不知為何在見到戰敗之齊王田橫後,居然保持中立。
在關鍵時刻保持中立,就是吃裡扒外,有能力的人一旦立場轉變,其弊勝於反覆小人。
優勢一旦向劣勢轉變,那就是致命之傷。
劉邦臉上的神情已經在告知諸將,此刻大漢需要緩和,需要休養生息。
曾給劉邦提議深壑高壁的郎中鄭忠,此刻針對和解之策道出心中所想,“大王,和解以求休養生息倒在其次,迎回王后與太公,以盡大王之孝心,方為上。”
都尉華寄也贊成大漢修養聲息,“當迎回太公與王后,以解後顧之憂。”
假相閻澤赤也認為當先鞏固關中,與西楚拉鋸戰實在太長,“當與西楚休戰,近日上郡之北邊境常有胡人出沒,需防楚漢相爭,胡人得利。”
閻澤赤,這個人物估計大家不是很熟悉,此人在劉邦還定三秦,於塞王、翟王投降後為河上守,後以假相從劉邦擊項羽。
在諸將中,劉邦也比較欣賞韓王姬信的能力,只是他保持沉默,沒有道出建設性意見。
韓王姬信雖一直從劉邦征戰,然何人心裡不想安安穩穩做個王,故而面對諸將的意見,他保持沉默。
一旦楚漢修和,那麼韓王姬信就可以安安穩穩去韓地做韓王,多舒服。
在諸將以為當和解之時,只有少數幾人堅持要戰,不能功虧一簣,其中叫的最響的就是樊噲。
不過劉邦對樊噲的建議也是比較重視的,幾次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