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怒不可制 (第2/2頁)
,不喜歡諸多禮節,可項羽此刻真的很喜歡孔子的這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項羽與其叔父項梁曾逃難藏匿於吳中,在吳中項羽對兩個人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一個是會稽郡守殷通,另一個則是吳縣縣令鄭昌。
吳縣乃會稽郡治所,既是殷通的府邸所在之處,又是鄭昌酒宴項羽叔侄之地,殷通懼秦法,表面上和項梁是非常好的朋友,衣食住行倒不曾短缺,但私下卻做兩手準備。
總之吳中有事不便殷通出手的便讓項梁去做,但有好事卻很吝嗇,這是當初項梁決定殺殷通的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根據當時的情景,項羽和項梁曾思慮過,如果彼時不殺等到起事卓有成效時再殺,彼時君臣有別、主僕有別,為他人賣命做嫁衣裳。
除此外,郡守乃大秦中高等之官,可稱得上官而非吏,殺之以示決心,決心和大秦對著幹。
項羽叔侄很清楚,陳勝吳廣雖然起義,但大秦的主力尚在,勝負難料,不把自己逼上絕路,心難免搖擺,做此等大事心豈能搖擺。
綜合起來一想,殷通必死。殷通給項羽的印象不好,但吳縣縣令給項羽的印象不錯,經常幫助項羽,甚至與項羽徹夜暢飲,鄭昌這個名字便深深印在項羽的腦海裡。
項羽對其與其餘群臣諸將有著不太一樣的情感,如同曹咎視之。鄭昌隨項羽征戰東歸後便率先回到故里探親,數月後歸來,帶著諸多吳中子弟的祝福拜訪項羽。
項羽大喜,此刻看著鄭昌道,“此次歸來,勿離寡人。寡人需要昌兄相助。”
鄭昌早已發現項羽那雙眸子時不時出現雙瞳,他知道凡是項羽目運雙瞳必定非怒即有重大決定,“大王,可是憂心叛亂之事?”
項羽道,“知吾者,昌兄也。”
鄭昌道,“臣聞齊梁之地已反,燕地之亂已由臧荼平定,漢王已入關中,大王所憂為何處?”
項羽道,“不瞞昌兄,寡人憂慮與亞父同,唯齊地與關中耳,其餘諸地不過跳樑小醜耳。”
鄭昌面有憂色,“臣除齊地、關中,亦憂燕地,如燕王與膠東王互相制衡,燕地尚可控。”
項羽的眼神忽然變得很堅定,整個人突然變得很鎮靜,“燕地無憂,尚有趙為扞蔽,況臧荼此人無爭霸之志,將兵能力尚不如龍且。”
話風突轉,項羽盯著鄭昌道,“寡人慾立昌兄為韓王,率兵合河南王以距漢王,如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