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六百二十章 東絕三秦 (第2/2頁)

加入書籤

尋常人面對諸多良臣將吏的意見,一定會感到懊惱,因為不想給麾下一個剛愎自用的印象,欲做一個從諫如流的人,但何為正確的意見卻令人難以捉摸。

劉邦非尋常人,所以他不怕意見多,更不怕麻煩,世上並沒有不麻煩的事。

劉邦的目光看向這次還定三秦的總策略人之一,韓信,韓信領會其目光之意。

韓信開口,“雍國將定,三秦軍無法抵擋,其訊息必火速向山東傳遞,項王不日便可知,如項王遣將來援,危矣。”

韓信的話不多,卻直擊要害,之前劉邦一直在來回徘徊,或捋鬍鬚,或默鼻子,或臉上浮現兩個酒窩。

無論怎麼樣,劉邦皆未停下腳步,可是等韓信話音一落,劉邦立刻駐足,不是這句話引起劉邦的注意,而是劉邦思考這一句已經很久。

久病成醫,常在危險中存活的人對危險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度,在背叛中成長的劉邦對人心洞察更進一層。

危險,無論大和小,無論遠和近,此時的劉邦皆能敏銳的覺察到,或者皆能急速的從他人的言語中感應到。

自遣將守函谷,欲有關中開罪項羽後,他的危險敏銳度再次升級,當初的劉邦認為函谷關易守難攻,只要遣將守住,諸侯兵就進不來,可以獨佔關中,

可事實告訴劉邦,函谷關並非牢不可破,被黔布等將輕而易舉拿下。

至此劉邦對自己所做的每一步皆思考一下是否會引起潛在的危險,或者在危險來臨時能否應對。

或許有人會問一句,如此或者不累嗎,然能活著總比累著要好,存活才是第一位。

函谷關遣將駐守皆能被攻破,如今函谷關在司馬欣的手裡,他劉邦能安心嗎,他人不知司馬欣因何裂土封王,但劉邦非常清楚。

項羽為其取名塞王,塞的不只是他劉邦,亦塞雍國和翟國。

翟國在塞國和西魏的夾縫中,項羽自然放心的很,魏豹心裡是否有怨言,項羽不是很清楚,但項羽認為司馬欣是尊他楚霸王的。

魏豹不算心中如何想,至少給他一個王做,而且地盤不小。

函谷關在司馬欣手裡,等於在項羽手裡,劉邦豈能放心,這份大破趙賁、內是保的訊息並沒讓劉邦忘乎所以。

劉邦道,“大將軍所言深得吾心,當東絕三秦,以甕中捉鱉。既落實戰略困廢丘,自當不可失去此戰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