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六十章 吾有條件 (第2/2頁)

加入書籤

思為其復國,此種交情早已超過君子之交淡如水。

僅僅這些還不夠,還為其訓練一支千人護衛軍,時刻保護著張耳的安全,如今厚待,忽然欲殺之,豈會相信。

出關之後,更是鼓勵張耳收集曾經的恆山散兵,一點點壯大自己的實力,為日後奪回趙地打下基礎。

漢殺張耳,趙乃出兵,這一點張耳相信,必為陳餘所為,可以想象到的條件。

漢王真的會為爭取趙軍的支援而殺他張耳嗎,張耳不信。

張耳的一位老賓客說道,“大王,甘公所言非虛,吾聽聞漢王之言,如趙從諸侯王擊楚伐賊,亡國之人,可由趙處置。”

此賓客雖然已上年紀,但一點不像是老者,身子佝僂但精神飽滿,目光炯炯有神,正是張耳比較信重的恆山相國貫高。

張耳的另一位賓客恆山王丞相趙午立刻建議道,“大王,當趁禍患未至時及時避之。”

趙午說的很隱晦,但張耳聽得明白,此言是要張耳趁劉邦未動手前趕緊走。

想到逃,張耳開始迷惑,天下之大何處去,此時如果漢王不收留,還能歸楚,顯然不行。

除卻漢和楚還能去哪,那裡是趙、代的敵手,趙和齊有些淵源,如此一想倒真是無路可去。

甘公、貫高、趙午等一批忠臣皆用一種基於自己的關心眼神看著張耳,他們各個充滿關心。

皆認為張耳留在漢實在太過危險,指不定哪天腦袋搬家去換數萬趙軍。

張耳的思慮很亂,無心再飲茶,忽然他很想飲酒,貫高為其斟滿酒。

酒能壯人膽,亦能助人思考。

今日的決定至關重要,不只是關係著能否復國的問題,而是能否活下來,是否可以讓張氏很好的生存下去。

貫高和趙午雖是張耳的老賓客,但對劉邦的瞭解並不深,昔日劉邦從張耳遊,在其門下做事。

那些時光張耳歷歷在目,過往的經歷一點點在張耳腦海裡浮現,張耳欲下決定,這些不能不考慮,它們自然而然的浮現出現。

“大王,欲成大事,不可有僥倖心理,否則後悔無益。”貫高又追加一句。

張耳道,“趙使之前,漢王所言未必當真,又不可不防,先行打探,去探探漢王口風。”

過往的種種讓張耳的心從震驚中平復下來,劉邦殺他的理由有,但張耳相信對劉邦的判斷,劉邦此人乃重情重義的任俠品性,更是天下為之津津樂道的仁義長者。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