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69章 秦王的支援 (第1/2頁)

加入書籤

自漢朝以後,在中國的軍隊供養上就出現了一種新的方式——屯田制度。作為一種政府組織的集體式農業方式。極大彌補了在偏遠地區,官方補給難以為繼的軍供方式,並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著政府財政收入。故而自出現以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都非常推崇這種供給方式。屯田制度也在廣袤的的中國徹底是生根發芽成長。

等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承襲宋朝制度的基礎上,也繼承了元代的戶籍制度。因此,飽受後世詬病的軍戶制度由此便是應運而生。

昔年,朱元璋曾經豪情滿懷的說,我養天下帶甲百萬卻不用一絲錢糧。明朝的軍戶制度說到底也是中國屯田制度的一種新發展。

在明朝軍戶的來源極其廣泛,前元軍戶,從徵,歸附,民戶……他們被朝廷分配給土地,平時為民,戰時為兵。軍戶不僅僅所種的土地需要繳納賦稅,定期的還可以從朝廷那獲得到一些其他物資的補充。這套制度在設計之初,軍戶們生活不僅僅可以得到極好的保障,而且還算是優渥。的確是發揮出了不小的作用。極大的適應了明朝開國之初,財政困難的局面。

但朱元璋在設計這套制度的時候,他也忽略了最根本的一個因素,也是整個軍戶制度瓦解的最重要因素——人性。當土木堡事變之後,代總朱祁鈺被文官扶上臺之後,文官進一步開始掠奪起軍隊,並且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文官和地方衛所勾結在一起。這一部分不用納稅的土地漸漸的成為了某些階級的囊中之物,軍戶的生活也就變得越來越艱難。

在明代立國之初,曾經在陝西設立了十二衛三所。並且由於當時蒙古人的壓迫,這一規模還在不斷的擴大。僅僅是現在的西安就有包括西安前衛,西安後衛,西安左衛,西安右衛等若干個衛所。 按照明初軍制,10人為一旗,五小旗為一總旗,兩個總旗構成一個百戶所,10個百戶所構成一個千戶所,五個千戶所,就是一個衛。所以一個衛歸之上有五千六百人。因為區域的複雜性,西安的衛所更是超出標準的“加大版”。所以僅僅是西安城內的幾個衛所按照明軍的編制就應該是要有近五萬人。

但孫傳庭一番走訪下來,西安的幾個衛所謝謝兵源可以說是十不存一,能花錢跑了的早就跑了,現在只剩下老弱病殘。不要說打仗了,就是蒙古騎兵一個衝鋒都可以給這群人嚇死。

兵少,倒不是孫傳庭最頭疼的。畢竟現在的明軍們早就形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沒人會用衛所兵打仗!對孫傳庭來說現在最要命的便是土地,僅僅是西安的幾個衛所在魚鱗圖上就應該有土地六十萬畝,但除了現在查出來的,加上收繳那三人的,僅僅是一個西安就差田畝三十萬。更不要說其他的十幾個衛所了。

當然,根據能量守恆定律,物質的量不會消失,只會轉移。更不要說土地這樣移動不了的東西,更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消失。經過一番走訪,孫傳庭發現這西安衛所的土地,大頭竟然是被秦王府侵佔的最多!

雖然秦王貴為大明朝一等一的親王,可擁有朱由校支援的孫傳庭還是決定會一會他。雖然他是親王,可現在的孫傳庭一點也不怕,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朱由校可不像是他的老祖宗,一個蜀王說殺就殺了,難道還在在乎一個秦王?

秦王府承運殿裡,朱誼漶熱情的迎接了孫傳庭一行人。

坐在椅子上的秦王看著下面的孫傳庭熱情的說道

“歡迎歡迎啊!孫大人乃是當今聖上的寵臣,來到我陝西本該是小王親自去拜訪,哪成想本王還沒來的去,您就親自來了!還妄孫大人贖罪啊!”

坐在椅子上的秦王笑眯眯的看著孫傳庭,那樣子也是讓孫傳庭渾身起了雞皮疙瘩。孫傳庭聽著這老頭話中的陰陽怪氣,一時間也是摸不清楚這老東西葫蘆裡準備要下什麼藥。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