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陝西大震 (第1/2頁)
太液池旁這一場鬥爭還沒有結束。此刻一名司禮監隨筆小太監和通政司的一名官員著急忙慌的跑了過來。
一封奏章和一封密信經王承恩的手,遞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沒有理會跪在地上的韓爌,而是趕快的接過這上面插有雞毛的密信和奏章。
朱由校將密信放在一旁,快速的瀏覽起奏掌上的內容。這是一封來自陝西的奏章。
歷史或許因為朱由校這個穿越者在發生悄然的更改,但是自然條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冥冥之中一切早已註定,天啟二年癸卯,陝西大地震,八百里秦川赤地千里,易子而食。
作為明末維穩的重災區,陝西可是一直掛在朱由校的心頭上。朱由校不僅僅是怕再在陝西出現一個“李闖王”,而是因為進入小冰河後,陝西人民過的實在是太苦了。
作為曾經中華大地上最富饒的地區,隨著氣候帶的變遷,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困苦。天啟元年,陝西下的延安,慶陽,平涼大旱,人相食,百姓始聚為盜。饑民為“賊”由此始。
進入到天啟二年,陝西的大旱還沒有剛剛緩解,五月滑南大風,冰雹凍死莊稼無數。緊接著九月平涼發生大地震……從天啟二年開始,陝西大小地震無數,一連震了六年,洪水,大旱更是反覆無常。這樣導了無數的普通百姓再也是活不下去了,沒辦法人要吃飯!活下去的慾望使得越來越多的人只能是迫不得已走上了“創業”道路。
“韓閣老,起來吧!你的請辭朕不準。你們幾位也都看看這個。當前如何處理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說著朱由校將手中的奏章遞給了下面的內閣幾位成員。
“皇上,當前要務是要派一名得力大員前往陝西主持賑災工作。陝西自古民風彪悍,平涼等地不僅僅有漢民,還有老回回和蒙古人等,加之陝西這兩年災荒遍地,要是不能及時處理只怕到時候會激起民變啊!”
韓爌雖然在不少時候和朱由校唱反調,可在趕到這八百里加急的奏章後,立刻說道
“韓閣老說的對,孫傳庭雖然能力強,但是資歷畢竟淺薄一些。加上最近北邊也不太平。陝西大災勢必也會影響到河套的蒙古人。要是不出意外今年蒙古族肯定會再次南下打草谷。孫傳庭既要主持新軍,又要主持新政,還要防備蒙古人。只怕是自顧不暇啊!”
劉鴻訓在聽到韓爌的話後,立刻點了點頭。雖然他和孫傳庭一樣都是“直升機”幹部,但劉鴻訓所承擔的還是要比孫傳庭要輕不少。人精的劉鴻訓自然能夠看出朱由校對這個孫傳庭以及軍機處那個盧象升的“偏愛”。
說著劉鴻訓便上前一步走了出來,他說這麼多,實際上也是在給自己爭取機會。陝西大災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這個機會把握住了不僅僅可以讓皇帝看到自己的能力,更是可以和大明未來“首輔”當家人接觸一下。
朱由校沒有理會劉鴻訓二人,只是坐在椅子上點了點頭。
“嗯,兩位閣老所言在理。陝西這個地方太重要了,絕對不能亂起來。這樣韓閣老你是內閣次輔,此行就由你代天巡狩陝西,賜王命旗牌,陝西左右布政使以下有違反你賑災號令的皆可先斬後奏。劉閣老你本身就負責大明日報的編輯工作,你也是老翰林了。這教育工作就先由你擔起來。另外這個溫體仁調到禮部去,當禮部右侍郎主持考務工作,陳新甲出任陝西道監察御史跟隨韓閣老巡視陝西。”
坐在椅子上的朱由校,又怎麼看不出劉鴻訓的那點小心思。只是劉鴻訓並不適合前往陝西,畢竟這可是難得的把韓爌暫時踢出去的好機會。朱由校在略微思考一下之後,立刻果斷的說到
“另外傳旨李養正,讓他無論如何給我保證水路暢通。要是賑災糧食晚到一天我就先砍了他的腦袋。傳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