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八百七十一章 罵要罵對路 (第2/2頁)

加入書籤

的辱罵,諸如一命校尉的愛妾偷偷和其下屬某五百主私通,這校尉還如親兄弟一樣看待五百主。

當真是若妾即吾妾,若之女人也是我之暖床物之類的,甚至要求那校尉亦拿出來讓大家嚐嚐鮮。

直接罵的那名校尉將其麾下五百主給斬殺,造成混亂,甚至譁變。

項襄的左右軍被漢將支開後,項襄便單獨面對灌嬰,此時的灌嬰軍一直在默默守株待兔一樣。

見二軍已經殺遠,灌嬰這才疾擊,揮動蠶絲槍親自上陣殺敵。

項襄雖然略懂兵法,但對武藝並不如項羽、項冠等人,在武藝上略遜灌嬰一點。

走江湖,玩商販的哪個人身上沒點拳腳功夫,沒有一點能耐壓根無法在商販的江湖裡討得飯吃,搞不好直接被匪盜給做成無本買賣。

作戰對判斷力和耐力的考驗非常嚴格,如同烙餅一樣,火候過一點焦,欠一點生。

看到自己所引之軍作戰漸漸出現不利的狀態,這個時候就像烙餅,如果立刻撤兵而走,敵軍掩殺而上,那麼很容易出現兵敗如山倒,那可就焦。

可如果判斷失誤,開始作戰不利僅僅是某個小因素,而就立刻選擇撤,比如兩軍交戰,前面的戰車之輪突然崩掉,整齊進發的戰車,如同高速路上的車禍,一旦一輛出錯,就會發生追尾。

較為嚴重的就是直接造成初戰不利,如果這個時候覺得不妙,立刻中軍和後軍後撤,那麼前軍很不幸的將成為他人晉升的墊腳石。

最可氣的是這功勞還是白送給別人。

這樣的事情並非沒有,甚至屢見不鮮,故而作戰前檢查下戰車是否效能交好,自己的兵刃是否有折斷的危險,還有戰馬是否已經受過傷而被注意,還在流血等等。

此一切皆為影響勝負的關鍵,不可不察,可百密總有一疏,如果此時不能準確的判斷出先戰不利的原因,那麼敗就很簡單的會發生。

沒那麼多繞繞彎彎,戰爭往往就是如此,秦漢之際尚未有馬鐙,一些兵械尚未得到完善,一些城池甚至還是土夯之牆,外面僅僅一層磚石而已。

兵種的分離還沒有完全發展成熟,既有戰國的特點,又有新時代的創新,戰鬥的勝負還沒那麼複雜。

有時一條河就阻止住十萬大軍。

項襄就在此時判斷失誤,見楚漢之軍初交鋒,楚軍銳氣不斷削減,楚軍的攻勢被壓制,尤其是灌嬰的左衝右突,讓項襄很快做出判斷,撤軍,向定陶城撤軍。

可惜等到項襄意識到,已經晚矣,灌嬰不戰則矣,戰必迅疾。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