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灌嬰渡淮南兵至廣陵,劉賈盧綰圍困壽春數月 (第2/2頁)

加入書籤

疲憊,有力不從心之感,“傳寡人令,命項聲、薛公、郯公等立刻復定淮北,不得遲緩,不得有誤。”

項羽的這條命令傳到西楚後方時,已是漢四年的六月(相當於後世的炎夏七月),一場大暴雨讓項聲、薛公、郯公三人的臉色連續變幻不定。

項聲得到項羽的詔令後恰逢夏日暴雨,他究竟會如何做,暫且不提,單說這場大雨下的淮南。

話說劉賈、盧綰自漢四年十一月(十月為歲首)底決定立刻南下以來,二月開始圍困壽春,至今已近半年。

這半年以來,楚漢雙方竟然達成一個非常不可思議的默契,周殷率軍堅壁不出,不是在壁壘內,就是在壽春城內,就是不和劉賈、盧綰戰,並不主動出擊。

再看劉賈、盧綰二人也是不著急,千里奔襲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沒有急著速戰速決。

千里奔襲最大的困難不是不熟悉新的環境,而是糧草的補給,故而劉賈、盧綰來到淮南,沒急著研究地形,

而是先率軍把壽春附近的城池逐一拔除,收穫不少的糧草,使得劉賈能圍困壽春近半年而沒著急進攻。

或許是和彭越配合長久,對於截糧草,奪糧草,焚燒積聚是非常的在行。

劉賈和盧綰來到九江郡,也聽說灌嬰就在自己隔壁,自然不能輸給灌嬰,也是一路的凱歌,但就是沒去打壽春。

壽春曾是楚國的國都,其城池的防禦體系都是一流的,不必彭城差。

這也是劉賈沒有強攻的原因,掃除周圍雜草後,就圍困起來,圍困的目的就是讓城中斷糧草,而不攻自破。

盧綰和劉賈之所以這麼做,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等黥布過來,真要攻城,損失必然嚴重,二人所帶領的兩萬人加數百騎兵(每次損耗都由盧綰負責招募補充),是漢的精銳,如果攻城損失過多,就虧大。

要等黥布一起來,所謂有苦同當,有功也分一點,不然有失公允,在盧綰和劉賈的心裡這攻城戰不只是勝負的問題。

情況較為複雜,即不能慢於黥布,又不能太快,什麼都不給人家剩,也不好。

不過奇怪的是近半年,周殷嚴防壽春,居然沒有主動出擊過一次,還很能沉得住氣。

這是要和劉賈、盧綰耗上,看誰挺得住,挺得長。

更令劉賈、盧綰感到吃驚的是這黥布很早就在淮北楚地逛遊,一直在協助其他漢將擊楚,但就是不南下。

盧綰迷惑,劉賈不解。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