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水灌廢丘何以得民 (第2/2頁)

加入書籤

者道,“大王,可還有囑咐?”

紅衣甲士恍然大悟,急忙又從懷裡拿出一帛書,非常不好意思道,“大將軍,請恕小吏之罪,險些忘記!”

紅衣甲士不禁額頭冒出冷汗,將帛書轉交韓信。

韓信迅速閱覽一遍後,便知道漢王之意,他從中讀出四個字,先禮後兵,對廢丘先禮後兵。

一向愛用奇計的韓信,對這樣大張旗鼓,告訴對方吾欲攻之的用兵之道,頗為頭疼。

可漢王之意又不能不違背,畢竟現在他韓信與劉邦同在關中,心中那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無法很理直氣壯的說出。

韓信便將此帛書傳閱於曹參和張蒼。

閱後,曹參和張蒼皆贊成道,“此舉倒可一舉三得。”

話音未落,韓信卻道,“此計雖有三得,卻有三失。”

從話音中曹參首先品味出韓信那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意味來。

自韓信重申軍法典章,曹參第一個拜讀,對裡面基於兵法的軍事制度非常的讚賞。

特別是當曹參看到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著實震驚許久。

曹參曾拜讀過《孫子兵法》,知道其中《九變篇》有句:“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

基於這句話,韓信居然直接改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用兵在於戰略與奇謀,必要時需要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不該出現在軍法典章內,應該成為一種不可明說的規則。

可韓信卻敢這麼做,而且還指出為何要君命有所不受,這是要徹底革新漢軍舊制,使軍隊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不能因為君命而貽誤戰機,更不能因為君命而喪失千萬子弟兵。

由於地形的複雜多變,因為戰場上的瞬息萬變,唯有領兵的將才能及時的把握,為君者難以及時知曉,如果強加干涉,輕則兵敗,重則國亡。

其實當劉邦看到這句時也是眉頭一皺,不過劉邦不同於其他王者,他心裡有一杆平衡,在放手和約束之間有著自己的想法。

故而劉邦沒有提出讓韓信刪減的想法,放手先讓韓信去做,劉邦自己親臨前線,那君命就不得不受。

張蒼突然開口將曹參從思慮中拉回,“大將軍,何為三失?”

韓通道,“顧及城中,戰機必延後,恐西魏與楚連兵進犯關中,此一失;雍王如將計就計,以士卒假扮百姓出城,伺機破壞水道,恐有水淹己營之險,此二失;改造水網以淹廢丘,縱前有準備,仍需半月有餘,如雍王以民為餌堅守城池,仍有口實,此三失。”

曹參聽聞點頭道,“然也,雖有三失,仍有三得,勝過強攻,漢彭城大敗,兵力削弱,不可再有重大損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