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勳官 (第1/2頁)
李恪要將漠南實實在在控制在手裡還有個重要因素,那就是漠南發現了多個鹼湖。
李恪在江南的玻璃廠真的是太供不應求了,在大唐工匠的一再改良下,現在大唐的玻璃產品繁華多樣,不管內外都是供不應求。
連帶著對鹼的需求量極大。
與此同時,大食那邊的商人相比較鹼,更喜歡運火油和香料過來。
李恪都無語了,隨著江南人有錢了,對於夜晚照明的需求激增。可是,蜂蠟蠟燭以及李恪在江南得到的蠟蟲制蠟技術都壓根填不滿江南的需求。至於燈油,那就更別提了。
江南人有錢了,對於油脂的消費量也是上去了,不管是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可以說,如果不是大量大食火油的到來,江南的夜間照明,還有的等得。
由於販賣火油的利潤僅次於香料,大食商人販賣過來的鹼越來越少,李恪還真煩躁從哪裡獲得大量天然鹼來保證和擴大玻璃產業。這不,瞌睡碰上了枕頭,漠南發現了大量的天然鹼湖,還都不在鐵勒人的控制區內。
要知道,屯營模式下的農牧漁業的生產,已經有了後世大規模叢集化農業生產的影子,對於勞動力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但數量的要求卻是下降了。
農田牧場容納不了那麼多的人,就得往礦業和工坊裡放人了。
現在的大唐是,有些地方人口密集的應該走工坊的路子,可人們寧可全都鎖死在農田裡,趁農閒去做做工,就是不願意脫離農田。而一些地方,工農商全面大發展,導致全都缺人,卻沒多少人能移民過去。
沒錯,這裡指的就是關中和江南兩個最典型的地區。
貞興五年,大唐的人口數量達到了二千六百七十四萬人。當然,這是明面上的數字,戶部內部討論,實際上的人口數量應當上了三千萬人。
其中,關中河東河北三地就佔了差不多一半的人,剩下的一半分散在大唐其餘的土地上。而這剩下的一半中,又有三分之二被江淮、江漢和江南八州給分了。
可以說,大唐的人口,是真的缺。
兩儀殿裡的李恪,看著身後大唐地圖,眉頭皺得很緊。
貞興六年對漠南鐵勒動兵,從而給漠南的鹼湖和朔方府的礦場送去大量勞動力,是李恪心中已經定好的策略。可是,李元軌從新疆發回來的奏摺,讓李恪心裡也很清楚,如果絲綢之路不安全,大唐不僅將失去一個重要的稅源,還將失去一個重要的出口市場。
看來,暫時不能對鐵勒人動兵了。
一念至此,李恪傳詔三省以及兵部戶部工部三軍大都督府的重臣全都來了兩儀殿。
“朕決定了,明年春耕之際,對突騎施動兵!”李恪站起來鄭重地道,“從現在開始,朝中最重要的事,就是給西征大軍準備足夠的後勤。朕如果沒記錯的話,霍王那裡囤積的糧草只有二十八萬石吧?”
呂慧起身道:“二十八萬三千六百石。”
“迅速加運五十萬石糧食去新疆,要在大軍出發前完成!”李恪環顧了一下殿內諸位臣子,“至於怎麼運過去,商量個章程出來吧。”
裴宣機開口道:“陛下,配套的車馬至少需要三萬,民夫恐怕需要二十萬,一路上要消耗的糧草,恐怕不下兩百萬石!”
張之遠起身道:“陛下,我們沒必要從長安將糧食運到輪臺府(新疆大都督府駐地)。我們要做的,只需要將糧食從長安運到天水就夠了。
從長安運十萬石糧到天水的糧庫,再從天水的府庫運十萬石糧到蘭州的糧庫……民夫則是就地徵調,民夫需要的糧食也就地採買。”
呂慧雙眼一亮道:“這樣的話,西邊諸城糧食價格會漲,商人也會樂意往西邊販賣糧食,還能讓西邊諸州縣的百姓都能因為協助朝廷運糧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