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和稀泥 (第1/2頁)
首次正確出手就有如此收穫,熊貓對這種原始捕魚法也產生了濃厚興趣。
將刺中的魚一口吞下,四五條加起來也就一斤多點兒。
這點分量,熊貓要想吃飽,至少得吃幾十條。
好在溼地裡的魚很多,不到一個小時,熊貓就感覺肚子有了飽腹感。
魚多固然好,但也存在問題。
在溼地想喝水,只能喝溼地的水,這水比江水、湖水差遠了。
腥味重,還黏糊糊的。
儘管熊貓早就習慣了喝髒水,但這水質還是讓他難以下嚥。
勉強喝了點水,熊貓就不再喝了。
四處張望,他打算找些可以替代水的漿果來解渴。
溼地沒有大樹,但有不少矮小的灌木叢,有些漿果雖味道一般,但水分豐富。
熊貓來到一片灌木叢,低頭咬了一口漿果。
未知的黑色漿果入口,酸澀帶苦,但水分挺足。
熊貓邊吃邊琢磨:“要不要做個簡易的淨水裝置?”
淨水方法不少,但多數都需要容器作為過濾器,比如塑膠瓶、空竹筒,甚至塑膠袋。
這些熊貓都沒有,他能做的就是在溼地挖個小坑當蓄水池,再挖個大坑引水,用泥巴築堤。
泥土滲透性好,還能當過濾媒介。引導得當,很快就能得到較清澈的水。
於是,吃飽未喝足的熊貓開始了溼地挖坑大業。
熊媽媽看到這一幕,心塞不已。
剛誇完大兒子懂事不搬石頭了,怎麼又開始挖坑了?
這孩子啥時候能讓人省心啊?!
在熊媽媽那恨鐵不成鋼的眼神中,熊貓使勁“吭哧吭哧”地挖著。
溼地挖坑容易,土質鬆軟,都是泥。但用泥築堤,才是難點所在。
常言道“和稀泥”,溼地的泥就是“稀泥”的一種,塑形差,特別是用熊爪更難操作。
好不容易挖了個坑,還沒築堤,溼地的水就嘩啦啦全灌進去了。
熊貓只好重新挖,反覆幾次後,也算積累了些經驗。
大黑看著熊貓的舉動,玩心再起的同時,也不禁感慨大哥真聰明,還能發明新玩法。
於是,他有樣學樣,也開始在溼地挖坑。
一直忙活到下午,當熊貓終於完成簡陋的淨水裝置,抬頭看著滿地的坑,整個人都傻眼了。
這些都是我挖的?我啥時候挖了這麼多?
這時,熊貓身後,熊媽媽一掌拍在了大黑頭上。
原來熊媽媽午睡醒來,迷迷糊糊想去喝水,結果一腳踩進了大黑的大坑裡。
頓時火冒三丈。
不學好,整天就知道搬石頭、挖坑!
跟你那個離經叛道的大哥一樣,氣死熊了!
大黑委屈地躲閃,心裡全是困惑:為啥?為啥每次捱打的都是我?
...... ...
與此同時,這片溼地的某個地方。
幾個揹著揹包的人正朝著熊貓的方向行進。
他們都是西方面孔,其中還有人扛著攝像機。
他們是來自白頭鷹國的《世界地理》攝製組。
對野生動物攝影感興趣的人,或許能認出走在隊伍中央的女士,正是世界著名的女性野生動物攝影師——勞拉。
“勞拉,我們已經走到這片溼地的深處了,要不就在這兒開始拍攝?”麥克倫望著前方正在找東西吃的熊群,提出了建議。
作為這次紀錄片的導演,麥克倫雖然掌握著全部的指揮權,但說到對野生動物習性的熟悉程度,還得數勞拉。
勞拉,幾度摘得野生動物攝影大獎的桂冠,她不僅經驗豐富,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