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16章 宋國宰相張浚 (第1/2頁)

加入書籤

宋國臨安城皇宮內,趙構全程黑著臉聽著王守一言情並茂的訴說。

“聖上,微臣在那裡見到了太上皇,他老人家身體安康,並且他還託微臣給您捎句話,說他在那裡非常好,讓你不用惦記他了。而且......”

“啪!”

一個嶄新的官窯瓷器被摔得粉碎,趙構冷聲道:“看來你對太上皇很忠心呀,既然這樣你還回來作甚?來人,送王大人上路!”

話音剛落,就有兩名皇宮侍衛將王守一給帶了下去,至於這個上路到哪裡,那就不好說了。

趙構對自己的貼身太監說道:“去兵部找延吉,讓他派遣十五萬兵馬前去收復湯陰,朕就不相信了,一個小小的湯陰城能夠翻出多大的浪花來。”

如今的宋國在大名府路陳列了足足三十多萬兵馬,光看數字你肯定會覺得宋國兵馬強盛,但熟悉宋代歷史的朋友都會知道,這裡面的三十萬兵馬真正能夠上戰場的估計能有一半就不錯了,趙構一聲令下就要派出十五萬人清繳湯陰城,那誰來防備北邊的金軍呀。

兵部尚書延吉接到聖旨後愁得整整一夜沒睡著,第二天紅著眼睛將兵部的所有侍郎們都召集起來商議此事應該如何處置。

在一番嘰嘰喳喳的商討後,有個侍郎終於提出了一個有用的建議:既然秦檜是張浚丞相的人,為何不去找他拿主意呢。

於是當天晚上張浚就帶著延吉去了趟皇宮,也不知道張浚和趙構說了什麼,等他們出來後,延吉就派人去湯陰縣傳達趙構的聖旨。不管怎麼說,趙構還是同意了李振的條件,將安陽府作為李振的自治區,但名義上還屬於大宋的疆土。

這次張浚進宮後別的沒說,就拿出了從前線送回來的子彈,這些子彈都是從那些死去宋軍士兵身上摳出來的。

張浚:“陛下,這湯陰縣令李振手中可能有一種我們從來沒有見過的武器,能夠遠距離取人性命,我們這次葬送了好幾萬人,而湯陰守兵卻死傷寥寥無幾。這樣的能人異士我們得爭取過來,不能推到金國那邊去。再者,根據情報得知,這個李振好像是您的妹夫。”

趙構嘆了口氣:“張愛卿,莫要提了,你要知道我趙氏皇族早就全部殞命在金國了。”

最為老人精的張浚豈能不明白趙構的意思,他立刻岔開話題,說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等了將近一個月,李振正在田間指揮著治下百姓進行抗旱,有士兵騎馬來報,說從臨安城來的一個官員正在湯陰縣衙內等候宣旨。

李振抬起頭望了一眼乾旱的土地,他擦了擦頭上的汗水說道:“知道了,去通知一下不良先生,讓他也到縣衙裡來。”

春意已深至四月天,然而,這片遼闊的北方大地,卻似被遺忘於滋潤之外,自冬末春初至今,未曾迎得細雨一絲,廣袤的田野間,乾渴的氣息瀰漫,每一寸土地都緊抿著唇,渴望著甘霖的親吻。

小麥正值拔節抽穗的黃金時期,它們本應在細雨的溫柔撫摸下茁壯成長,綠意盎然,織就一片生機勃勃的畫卷。而今,這些希望的種子卻只能默默承受著乾旱的煎熬,葉片微卷,顏色也失去了往日的鮮亮,彷彿在無聲地訴說著對水的渴望。

若不速降甘霖,恐怕這綿延千里的北方沃土,將難逃一場空前的浩劫。小麥的穗粒或將乾癟,農人的汗水與期盼,或將化為泡影,豐收的夢,在這無情的旱魃之下,搖搖欲墜,讓人心生憂慮,不忍直視。

天際,依舊是一片湛藍,雲朵稀疏,不見絲毫雨的蹤跡,而大地之下,卻是另一番景象——生命在掙扎,希望在呼喚。或許,正是這份堅韌與不屈,才更顯得這場雨的到來,將是何等的珍貴與及時,它將如同天降甘霖,拯救萬物於水火之中,讓這片乾涸的土地重煥生機,也讓農人的心田再次泛起希望的漣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