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66章 募兵 (第1/2頁)

加入書籤

正德十年開春,春暖花開,春泥吐綠,大夏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當今皇帝,韜光養晦十年,終於坐穩了江山,掌握了實權。三邊戰兵大將軍逐一更替,朝內各部首腦人物也多是在新皇繼位後陸續上任的新人,只有內閣三位鋪國大臣還是老人。

正德皇帝意氣風發,雄心勃勃,十年來國內民富國強,國庫盈滿,讓他那顆按捺了十年之久的雄心終於開始躁動起來。他永遠記得楚大儒當年的教誨,國無強兵,必有敗憂!國富無兵,懷富有罪!

北接北煙如狼,西觸西梁如虎,東隔海奴如蛇.......此三國,沒有一日不想侵染大夏的錦繡山河,大夏之美,大夏之富,讓他們垂涎三尺。再加上週邊犬牙交錯接壤的各個小國的窺探,大夏之危機無時無刻不在。

但國內安定已久,慵懶之氣滋生,畏戰之心蔓延,從朝中到民間,崇文貶武,蔚然成風。每次只要皇帝陛下一提到擴軍強兵,反對之聲總是此起彼伏。

正德十年,皇帝陛下藉著十年大慶的機會,由三邊大將軍上奏摺提議,要求擴軍。理由是北煙窮兵犢馬,時有侵擾,西梁邊境屯兵,意為不軌,海奴海犯不斷,百姓悽苦,三邊戰兵數十年沒有大的兵員擴充,早已兵員老化,戰力下滑,再不提升,後果嚴重。

兵員、兵械、兵備.......均亟需儘快更新換代、革舊提升。當務之急,先解決兵員不足之困。

由於三邊提得懇切,提交的實事報告涉及內容讓人動容,特別是北煙與海奴,屠殺邊民,洗劫邊城、海域時有發生,上報觸目驚心。

當兵部尚書嚴格力在朝堂之上,將柴洲三縣軍民被北煙騎兵盡數屠虐的奏摺,聲情並茂地宣讀出來之時,正德皇帝當場摔碎了一隻御林。嚇得滿朝文武鴉雀無聲。

這小皇帝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真的發起狠來,與他的恩師楚言風一樣,又狠又刁,辣手無情。按楚言風的話說,就是對待自己人要像春風一樣溫暖,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一般無情.......

當年在競爭皇位時,他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他雖然早已被封為太子,卻有兩位王子對他威脅極大。

一位是明王。明王飽讀詩書,知書達禮,且琴棋詩畫,無一不精,素有賢名,頗得朝廷內外文臣儒士的擁護。再加上大夏國一直以來崇文仰儒,明王便有了明君的燦燦光環籠罩。

另一位是成王。成王文武全才,在眾王子中,他是唯一一位上陣殺過敵的王子。而且在與北煙、西梁的多次交鋒中,成王勝多敗少,在軍中極有威望,而且被先皇封為大將軍王。如果不是有寧王當年留下的那一幫將軍與之抗衡,他幾乎可以撼動全軍。

先王駕崩之時,兩位王子奉詔進京,一個帶來一幫聲名顯赫的詩書大儒,一個帶來一夥氣焰跋扈的武將戰兵。

可不到三日,明王病了,成王蹶了.......兩位璨若明星的王爺,頃刻間跌落凡塵,從此一蹶不振,慢慢淪為廢人。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這背後肯定有天大的秘密,這秘密可能流淌著攤攤鮮血和無數屍骨?這背後肯定有太后,肯定有太師,可能還有太子那位囂張的帝師........

各種猜測在民間、在暗處流傳、行走,但都擋不住這位太子順順利利地走上了皇位,也擋不住他上臺後慢條斯理地對那些不聽使喚的文臣武將進行撤換與殺伐。

當然,他沒有讓人覺得他是在消除異己,他只是讓監察司加大了反貪力度而已。反貪,老百姓總是喜歡的,史官們也是喜歡的。

有了百姓的支援,可以長治久安——就是經常治理那些不聽話的,以換得皇位的安穩;有了史官們的喜歡,可以流芳百世——就是用自己的刀讓別人流血,而這刀還流芳百世。

再說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