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4章 任性還是認命? (第2/4頁)

加入書籤

李雲岫的一份。

方案,就是自己的機會,雖然這個機會是因為李雲岫的影響力才給了自己。如果按照常規思路,套用一些現成的模板,這一百五十萬掙的不算太難,就是熬幾個夜的事。

蘇易閉上眼,一百五十萬,這種機會只有一次。但蘇易想到了一個詞:策劃人。記得一位美國總統說過:不作總統,就做廣告人!這就是思維的價值。

這種價值的體現,不需要資金的投資,更不需要買地建廠,或者建設開發。自己能不能把握住這次機會成為一個真正策劃人?按當前的市場行情,一套完整的策劃方案,收費在總投資的千分之一點五到千分之三。

蘇易突然有了一種興奮,一種在黑夜的大海上看見燈塔的興奮。他在心裡已經推翻了自己已經完成的大綱,他要重新規劃這個方案。

蘇易開始在網上找棚改區的地域資料。

從政策研判到城市規劃,從資源分析到發展趨勢,從產業佈局到業態板塊……

蘇易把蒐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歸類,然後在每一類中尋找可對應的市場板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透過詳細的對比分析,蘇易有了一個大膽的構想:把棚改區所在的鄉鎮,整體打造成一個完整的閉環產業鏈。

當蘇易冒出這個念頭的時候,自己都嚇了一跳。這個區域近三十平方公里,現有建築面積大約六百萬平方米,現有人口大約四萬人,一萬戶左右。如果全域改造,難道這六百萬平方米建築的原住戶都進行拆遷安置? 如果不全面改造,又難以形成整體效果。

何況,什麼樣的產業鏈能夠帶動這個區域的持續發展?蘇易首先想到了文旅專案,畢竟,文化和旅遊對蘇易來說,算是比較熟悉的領域。

蘇易開始在網上找文旅類專案的資料,卻發現一個很可悲的情況,十個文旅九個虧,還有一個爛了尾。

蘇易幾乎要否定這個思路。如果設計不出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這個思路只能是空想,而這個商業模式還必須要包括資本的快速退出和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撐。

資本快速退出的模式最現成的就是產權轉讓,而轉讓後的產權,又難以進行統一的持續運營。

這幾乎是一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蘇易揉揉有些發脹的腦袋,睜開眼,見電腦上的時間已經是凌晨五點過。睡覺不可能了,小陳八點鐘會來接自己,蘇易拉開虛掩的房門,走到屋頂的邊緣,樓下的街道,已有零星早起的人。

蘇易的腦袋也清醒一點。

經商一來,自己從來不缺突破常態的思維。在幾個大的轉折點,幾乎都是突破常態另闢蹊徑實現了公司在規模上的飛躍,但同時也是這些轉折點成為後來毀滅性危機的拐點。

第一次危機,是為了擴大建材貿易的規模而在銀行貸款,導致貸款逾期。

那次危機是靠重組天河集團再一次擴大經營規模度過。擴大規模後,靠更大規模的新增負債償還了以前的債務。

第二次危機,是天河集團重組後,再次重組木江賓館,產業結構多元化搭建了公司跨行業經營的架構,然而,天河大廈和木江賓館雖然現金流增大,同時因為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物業維護和運營成本也同時增大,當實體商業和酒店業的競爭進入白熱化後,產投比很快成為負數。

第三次危機是開發木江工業地產,在集團自身經營已經出現資金斷鏈的情況下,以木江工業區的土地進行專案融資,雖然靠李雲岫的影響力打了一個時間差,暫時解決了前期土地和建設的部分資金,卻導致了後來資金徹底斷鏈,而讓公司走到了破產的地步。

前前後後上億的資金去了哪裡?

天河集團改制後,有企業提出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