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1頁 (第1/2頁)
與街心廣場同時施工的第一批安置房小區基本上建成,位於街心廣場的東南角,與廠區挨著,從鐵藝護欄望進去,都是六層樓的建築,外牆面都貼著光潔明亮的褐黃色磁磚,讓整個區看上去氣派非凡。小區還沒有交付使用,園藝工人正在進行小區內環境建設,翠竹與綠樹成蔭,還有鵝卵石鋪設的一條人工水道曲折的穿過小區。
即使金山市裡的新建商品房小區條件也不見得比這更高,至少在九八年,這處安置小區僅從硬體設施投入來看,都要算高檔小區了。
不要說刑愛國了,徐學平對此意見很大,不搞這些形象工程,就可以多安置一兩倍受災的群眾;張恪便拿安置小區建設由香港新曙光慈善基金會籌資獨立運作來推搪他們。
江南省經夏季洪水重創,各地損失慘重,新亭的東山島建港最早明年春才能正式動工興建,要建港工程拉動全省經濟,也要等到明年春後才會有效果,今年經濟形勢比去年甚至會大幅下滑——中央會酌情考慮江南省下半年的工作重心專注在救災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上,但是救災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也要有亮點,也要有典型。
特別是江南省是夏季大洪水的特重災區,中央對江南省的災後工作特別的關注,群眾生活穩定是一方面,中央領導下來視察時,也要有讓他們眼前一亮的東西拿出來。
徐學平在江南省要鐵腕整頓吏治,不曉得要得罪多少人,也不知道這時候就有多少人會在背後積極推動著「倒徐」運動;有些形象工程就很有必要高調去做的。得罪一部分人的同時,必須也要贏得一部分人的支援,才能將顫顫巍巍的將這鋼絲走下去。
車子在街心廣場停下來,在趙有倫等人陪同下,張恪在街心廣場上溜達了一圈,對建設速度與成果還是頗為滿意的,轉回頭問張奕:「確保幾時能住進人來?」
「室內的水電基礎裝潢要做好,春節前後就能安排第一批入住了……」張奕在金山,實際上擔當起工程總監督人的角色來。
「這批房一定要在春節前按排住滿人,」張恪果斷的說道,「第二批房也要在春節前豎起框架來。」
趙有倫雙手叉腰,對張奕說道:「有什麼困難,你直接給我打電話,一定確保春節前受災群眾能住進來。」
救災是今年國內政治工作的重心,春節前後鐵定會有中央領導到金山來,說不定會有中央領導在金山過春節,趙有倫也明白這個道理,其實熱鬧可以不湊,這個熱鬧一定要湊。
第一批安置的受災群眾也有限,也才六百多戶的樣子,才佔新曙光慈善基金會總安置受災家庭的八分之一,但是象徵的意義無比重要。不僅要做災後重建的典範,第一批安置小區裡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紙廠的職工。只要能他們更好生活的希望,嚴格的管理制度不會是什麼障礙,還能激發他們的工作潛力來。
錦湖收購晨曦紙業作為國內迄今為止併購金額最大的一宗私企併購國企案,有著極為重要的象徵意義,收購後能否成功的運營,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企體制改革的程序與改制的深淺度。像趙濟東、曾如聖等國務院領導,雖然都堅定的推動國企改制、改革,但在面對巨大的阻力之時,他們也需要有成功的實績來給他們支撐。
在小區裡參觀時,張恪接到唐學謙的電話,唐學謙剛從章州回金山,問張恪人有沒有到金山。張恪抬頭看了看天色,見時間還早,告訴唐學謙他們等會兒要去金山湖東面的東塘鎮,也就紙業退林還湖中給淹沒的那兩萬畝林地看一看。
唐學謙也知道張恪不喜歡大白天往政府機關跑,這時候離吃晚飯還早,便讓隨行人員乘其他車回去,讓司機開車裁著他與秘書許瑞平直接去金山湖東塘。
掛了電話,與刑愛國分開,張恪他們走出去坐車從飲馬河大橋折返回去,穿過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