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一二六章 關於青雲山的計劃 (第1/2頁)

加入書籤

“隊長,好東西呀!有了這個東西,以後和敵人開戰時,只要把那根線點燃,扔到敵人中去,那造成的傷害,比裝著白酒的陶罐,都要管用!”

“不過和白酒陶罐一樣,有些缺點。”這名戰士有話直說,“每一次都要點火,很麻煩!”

他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前幾天打敬龍城時,好幾次差點沒點燃就扔了出去!”

白酒需要明火才能點燃,餘良沒有辦法。

但這鐵殼雷嘛,餘良還真有這個辦法避免這個問題,並且他已經安排人去準備所需要的材料了。

只要材料準備好,他把辦法教給村裡的人,立馬就能批次生產起來。

他要做的,便是拉式摩擦點火。

在硝石,火石,火藥等東西都齊全的情況,這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具體方法簡單,餘良的先輩在地雷戰時期,這種方法很普遍,什麼一拉就爆的地雷,抱著手裡用被子包裹的炸藥包,都是用的這種方法。

加之他看過一本叫《民兵某某某某教材》,對於製作土地雷,土炸彈,他很有經驗。

餘良此時彷彿有一種,他正在走他們走過的路,那種感覺。

當夜,他就把這種辦法實驗了出來,並告知了村裡的村民,馬上進行量產。

屆時,只需在鐵殼雷上面,再加一根大拇指粗的鐵管或木管,管中塞進他製作的點火裝置,一拉麻繩就能點燃鐵皮雷。

雖然這東西儲存不了太久的時間,無法和木柄手榴彈媲美,並且威力也沒有木柄手榴彈大。

卻已經是無限接近了。

這鐵殼雷一現世,餘良攻擊青雲山的計劃便就此成形。

可不是戰士們帶著鐵皮雷衝進青雲山啊,那樣就算造成了一些傷害,也不可能讓整個青雲山的弟子都喪失戰鬥力。

除了配備一部分給戰士們以外。

餘良還有其他手段,且現在敬龍城的鐵匠鋪已經按照圖紙開工了。

他還會製造一個導彈形狀的鐵皮外殼,外殼分為兩瓣,合在一起,就像是一顆完成的導彈,但其實中間是空的。

中間空出來的這個位置,會裝上這種鐵皮雷,具體的大小能裝個三四十顆鐵殼雷就算達標。

作戰時點燃主引信,由投石車丟擲,引信最短的非殺傷目的的鞭炮在半空爆炸,爆炸的威力讓合在一起的鐵皮解體,並點燃鐵皮內三十多顆鐵殼雷的引信,這三十多顆鐵殼雷會如天女散花一樣,從高空落下,在敵人的頭上、身上或者面前爆炸。

這東西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集束炸彈’。

餘良要做的,便是這簡易版的集束炸彈。

有瞬時火力密集、覆蓋面積廣、毀傷效能大的優點;比拿起弓箭,一波又一波拉弓射箭,還不一定能傷到敵人,要好用得多。

至於投石車,原敬龍城守城軍,現敬龍城治安隊的一些老兵就會做,打了地主回來,他們也已經在開工了。

一般造出來的投石車,能投擲的差不多四十斤左右,剛好符合餘良集束炸彈的重量,投擲的距離差不多有一百五十米到兩百米。

也就是說,攻打青雲山時,在一兩百米外,就能出其不意的發起攻擊。

大大地保障了戰士們的安全。

青雲山不是人多嘛,人多更好,只要他們人員一集中,來上這麼一發,一下就能打掉他們一大群人。

武功再高又怎樣?

當然,在作戰計劃中,這集束炸彈只是餘良的第一步攻擊計劃。

基於革命軍戰士們和青雲山武道人員,單兵作戰能力相差太遠。

而且鐵殼雷也有限,大殺器用了後,革命軍戰士在後期就會處於弱勢。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