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217章 美好願景 (第1/3頁)

加入書籤

石彤一家三口返回五原。

石老爹提著一包點心去村正家,告之了一聲。

村正是他們本家長輩。

語重心長地教育了他一番。

讓其好生在家種地,不要再去想開店營生之事了。

石老爹客氣地表示接受。

隨後。

去縣上的鐵匠鋪買了開荒所需的一應農具。

經營客棧數年,夫婦二人還是掙了些錢的。

比起一般的自耕農家庭,經濟上要寬裕些。

“他娘,讓彤兒去讀書吧。”

“剛剛我在縣城看到,朝廷設立了蒙學,鄉學,不用交錢,前往報名即可……”

石老爹放下農具,接過石彤娘倒好的水喝了一口。

“彤兒,你想去學堂麼?”

“好啊,娘,下山前,刀子叔也說讓孩兒讀些書呢。”

夫婦二人決定把石彤送去官辦學堂。

各地學堂的出現,給了底層孩子一個讀書的機會。

放在以前,對於他們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

但凡有點遠見的,都把家裡的孩子送去學堂。

認為讀書能明理,能讓一個人更加的睿智。

在鄉里。

但凡讀了些書的人,都被人們尊為先生。

平時鄉親們要給孩子取名,或是寫個條呈、書信什麼的。

都會提著東西上門,誠懇地請先生幫忙。

因而。

朝廷此舉,又在百姓當中為小皇帝刷了一波聲望。

……

上善殿。

“陛下,蘇大人來了!”

“宣!”

墨言上前稟報。

“臣蘇威參見陛下!”

蘇威進殿,上前給小皇帝行禮。

“蘇卿來啦,坐下喝茶……”

宇文衍放下手中的鉛筆,轉至茶臺,示意其入座。

“陛下,華夏商行各地駐點商鋪已全面鋪開,商隊也達一百多支……”

蘇威謝恩坐下。

給小皇帝彙報商行的發展情況。

作為首個國有性質的商行,華夏商行發展迅速。

特別是河東鹽池出產的雪花鹽專賣,給商行帶來巨大的利潤。

雪花細鹽和市面上的普通鹽定價一樣。

兩種品質完全不同的鹽流向市場,其結果可想而知。

只要是雪花鹽出現的地方。

其他的鹽立馬成了無人問津的樂色貨。

鹽商們恨得牙癢癢,卻又奈何不了國有背景的華夏商行。

只能壓低利潤,降價出售。

這正是小皇帝所願意看到的結果。

當把鹽價降到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後。

華夏商行停止了價格競爭。

鹽價比之前足足低了兩成,讓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以前。

朝廷沒有開徵鹽稅,就是因為羊毛出自羊身上。

收了鹽商的稅,他們就會提高鹽的售價。

最終買單的還是廣大百姓。

如今有了雪花鹽這個價格屠夫兜底。

就算開徵鹽稅。

鹽商也不能把稅額轉移到百姓頭上了。

華夏商行能如此快速地發展起來,小皇帝一點也不奇怪。

“陛下,所謂無商不富,臣算是真正體會到了……”

哪怕蘇威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

但還是被商行的盈利能力給驚到。

短短半年時間,便給國庫帶來一百多萬貫的收入。

這還是不包括前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