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3章 遼西郡 (第2/3頁)

加入書籤

令安排了一番。

此時。

遼西龍城,人山人海,人聲鼎沸。

百姓們正排隊領取稻種。

“老羅,你家開墾了多少畝地?”

人群中,一個老農拍了拍排其前面的人問道。

“能有多少,百餘畝,哪像你家,五個兒子……”

老農嘿嘿一笑。

他這一輩最驕傲的事情便是生了五個兒子,還全部養活了。

“你說這地方,凍起來比青州還冷,真能種水稻?”

“既然朝廷要求至少三成的田地用來種稻子,應該是可以種吧……”

“反正稻種又不用花錢,開墾的地十年內免租,那就種種看唄。”

旁邊有人聽後,接過話頭說了起來。

“不過這裡的地那是真的好啊,一把火雜草樹木一燒,地一翻,全都是黑土……”

“是啊,地又平,周邊河流水量充足,灌溉不成問題。”

“聽說這稻種是皇上讓人從倭奴國漂洋過海運過來的,這皇上還管咱老百姓種田之事?”

……

這些人大多是從青州,幽州,相州三地遷徙過來的百姓。

從來沒種過水稻,心裡也是沒底的。

不過朝廷提供稻種,十年內不用交田租。

百姓們也沒太大的異議。

“我有個遠房親戚家侄兒,他舅舅家二大爺的孫女婿,在京城做官。”

“說咱們現在用的曲轅犁,農具都是皇上發明的!”

有個漢子不無驕傲地說了一句。

好似有個孫女婿在京城做官的二大爺就是他二大爺。

“去你個皮老鴨,淨胡扯!”

“皇上怕是連地都沒下過吧,還發明農具,你可真能吹……”

“就是,唬誰啊,據說皇上還是個孩子呢!”

當下,便有人出聲反對。

“且不管是不是皇上發明的,你就說那曲轅犁好不好用吧?”

“嘿嘿,該說不說。”

“那些農具著實好用,否則俺家最多隻能開荒一半的田地。”

“那不就結了,還有那漚肥,我敢保證用了之後,莊稼收成絕對會更好。”

人群中,有人對朝廷推行的一系列策令很是認同。

“對了,你們聽說了沒有,城裡設立了一個什麼“大周錢莊”。”

“只要在郡衙做了戶籍登記的農戶,都能去借錢,用來買農具和種子……”

“對,對,好像兩年內不用利錢。”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朝廷會對咱們這些泥腿子這麼好?”

“我作證,絕對是真的,我們村二驢家就借了十貫錢。”

……

人多的地方。

向來都是喧鬧不止,熱鬧非凡。

這些最早一批遷來遼西的百姓,隱約看到了一些好苗頭。

境況似乎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糟糕。

如今。

遼西郡登記在冊的自耕農戶,已有兩萬餘戶,近十萬人口。

一旦水稻試種成功。

後續將會更多百姓源源不斷地遷徙過來。

在民族大融合的時代。

人口流動非常頻繁,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遼西郡官府的組織下,稻種有條不紊地發放到百姓手中。

而且。

官府還開設了水稻育種,耕種,田間管理等相關內容的講堂。

在遼河以西的這片廣袤平原上。

出現了一副春耕農忙的熱鬧景象。

百姓們擼起袖子,大幹特幹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