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3章 空中指揮救援 (第2/2頁)
全部取消原來的工程運輸任務,根據聯合救災指揮部的命令,裝載大型石塊運往抗洪一線,並且做好了隨時使用過載卡車填補缺口的方案。
大陸控股集團不惜一切代價在支援著抗洪搶險。
黑夜當中,李牧乘坐的指揮型K20通用直升機帶領著由直升機、K20以及K8、K9運輸型號組成的第一批救援部隊飛抵了洩洪區。
按照先近後遠的順序,李牧命令飛行救援部隊開始從最靠近山口的村莊展開救援。
飛行員們憑藉著良好的夜視頭盔,尋找到了良好的降落場,首先使用滑索放下特種兵對地面的情況進行偵察,海軍特種兵們快速的用發光物把起降區標註了下來,並給使用發光物在地面上畫出了符合標準的單機起降區。
兩架直升機首先降落,技術兵們飛快的降下野戰應急起降區所需要的各種裝置,主要是照明裝置以及燈光引導裝置。這些行動式裝置,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在野外合適的場所裡建立起一個具備起降、基礎保障任何型號直升機的能力,可以確保起降活動的有序。
在地面引導員的引導下,第一批次所有的直升機都降落了。先期降落的,馬上熄滅引擎,然後在小型牽引車的牽引下聚攏到一起。依次類推,把十幾架運輸直升機都放了下去。
而海軍陸戰隊特種作戰團的官兵們,已經在指揮員的帶領下快速進村,開始組織群眾往野外起降場這邊轉移,然後快速登機,滿員就起飛,整個過程銜接得非常的緊湊,爭取每一分每一秒鐘。
使用如此緊湊的方案是不得已的辦法,夜間飛行本來就具有極大的危險性,而且洩洪區的氣流並不穩定,稍有不慎就會發生碰撞事故。
北聯邦人當年針對駐瑞亞國大使館人質危機的藍光計劃之所以以失敗告終,與黑夜行動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夜間建立起來的直升機補給場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再加上遭到風沙的襲擊,藍光計劃失敗,北聯邦人損失慘重。
李牧此時採取的方案何其想象,和營救人質計劃有很多的共同點,行動步驟緊湊,時間節點要求嚴格,戰場環境相似……
指揮型K20通用直升機一直在規定的空域上盤旋飛行,李牧透過先進的聯合指揮控制系統掌握著每一項子行動的實施情況,具體到每一個飛行架次的實時飛行狀況。
除王國慶和蘇小兵,還有三名技術參謀協助李牧的指揮,這就是一個標準的前線空中指揮部的基本配置。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