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1431章 小鬼,想不想當我的通訊員? (第2/2頁)

加入書籤

近的救援力量進行針對性的救援,為此海軍陸戰隊啟用了戰術資料鏈,動用了北斗衛星系統的全部資源功能,來維繫這樣一場聯合的搜救行動。

海軍陸戰隊將此當成一場硬仗來對待,所有人員如臨大敵,全力以赴。

聯合救災指揮部在黑夜當中正式宣告成立了,軍地數十個部門以及多套救災應急機制,組成了一個擁有包括部隊在內的五萬多人的救災力量,根據聯合救災指揮部的一道道指令,開始和第三波洪峰搶時間,和死神賽跑,唯一的目的是把紅區的所有群眾都轉移到安全的地方,繼而疏散整個縣城所有的群眾。

李唐義以軍區副司令員的身份擔任了聯合救災指揮部的指揮長,陸南地區議會長擔任副指揮長,李牧擔任行動副指揮長,知府擔任後勤副指揮長,陸戰第一師指導員陳鋒擔任行動助理指揮,其他軍地領導擔任指揮部成員,所有人員按照應急救災預案全部到位。

從任命可以看得出來,具體發號司令的還是李牧。

於是,許多人都看見了這樣的一場,一名穿迷彩服掛著大校軍銜的三十來歲的年輕軍官,雙手纏著紗布,表情嚴肅的不斷的根據最新的情報下達新的指令以及調整正在進行的行動。

聯合救災指揮部裡,李牧的聲音隨著指令的輕重緩急而變得極富感情色彩,又不時的和李唐義以及其他領導低聲商討對策,繼而馬上做出決定。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個部門在各種指令下忙得恨不得爹孃給多生幾隻手幾條腿。

陸戰隊裡所有的衝鋒舟都被調集了過來,地方上的戰備快艇,甚至從沿海漁民那裡緊急徵用快艇,全部連夜拉過來投入救援行動。拋開其他任何的因素不說,最壞的考慮是,在第三波洪峰到來之前,儘可能的疏散出更多的群眾,把傷亡降到最低,對誰來說都是隻有好處沒壞處。

上游的衛星影象已經出來,而且對洪峰的空中跟蹤偵察,也有了詳實的情報。綜合沿途還在工作的監測站取得的資訊,首先可以肯定一個事實——第三波洪峰比前面兩次都要兇猛,攜帶的水量最大。

根據預測,第三波洪峰到來之後,西河縣城將會由三分之二的區域的水位會漲到五米的恐怖程度。

這個水深,已經能夠影響到高層建築的穩定。

當疏散力量走到極限的時候,李牧就要考慮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的防禦。這就跟打仗一樣,最好的防守是進攻。

王國慶在指著三維地圖快速的介紹情況,語速很快,“各位長官,由於第二波洪峰沖垮了西河水電站的大壩,第三波洪峰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能會變道,但是測算中心表示,沿著第二波洪峰的路線衝擊西河縣城的可能性最大。如此一來,我們只有最多兩個小時的疏散時間。”

他頓了頓,艱難的說,“根據預估,第三波洪峰到來之後,指揮部所在的位置,距離水面只有不到一米的高度。”

這是一個不能再壞的訊息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