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節 (第4/5頁)
走舸、鬥艦、大翼船、車船等中小型內河船隻為輔助戰船。每營編津海級戰船一艘、集雲級戰船三艘、海鰍船及各類輔助戰船若干,編戰卒八百、輔兵四百,第一營以趙青山為營指揮,葛存雄為副,駐守觀音灘;第二營葛存信為營指揮,代孫文耀為副,駐守紫琅山南崖碼頭。
周普、寧則臣、敖滄海、趙青山及葛存信等人都因積軍功受賞封雲騎尉、驍騎尉或羽騎尉正七品到正九品不等的武職,也算江東左營鄉軍正式的武官編制。
此外,林縛還在長山島秘設長山營,以秦承祖為營指揮,以長山島精銳為骨幹,從西沙島挑選精銳補足三哨正卒編制,另編兩哨輔兵,編入部分戰船,繼續在長山島以東海狐譚縱的名號行事。
五營正卒加長山島秘營,除了正卒四千四百餘精銳,另編輔兵一千四百人,皆從西河會基層會眾及民勇中招募,特許近一千五百名歷經苦戰的老卒退伍在崇州或西沙島定居。
不管多精銳的軍隊,都避免不了會有大量士卒有厭戰、畏戰的情緒滋生。
作為出色的將領,要激勵將卒們的武勇精神,要遏制厭戰、畏戰的情緒在軍隊裡滋生。有時候這是一體兩面的存在,不應該單純的歸結到貪生怕死上。
林縛想著前世的自己毅然脫離出來過世俗生活,說起來就是壓抑不住從心底裡泛起來的厭倦感。
好些極為優秀計程車卒,他們不是單純的殺戮機器,他們心間滋生出來的厭戰情緒,說到底是厭倦的情緒及自發的發思,也許經過一段時間,骨子裡的武勇則沉澱得更為深刻、純粹。
治軍需張馳有道,也是縮減開支,林縛特許部分將卒返回地方,許他們加入鄉營,或參加地方事務,即使歸家務農也可以,沒有強制性的將他們都編入輔兵,也是實現寓兵於民的目標。
西沙島有兩營常駐軍,正卒輔兵加起來有兩千餘人,除了民勇輪訓工作照舊之外,就不再額外設定鄉營——如此安排,也是節約更多的人力、物資投入生產建設。
此外設女營,編三百健婦,以孫文婉、孫敬堂妾室趙氏趙紅玉為首;編親衛營,編一哨馬步精銳,以敖滄海為營指揮,陳恩澤、胡喬冠亦正式入伍擔任副哨將——胡喬中迷戀上海船,要求去靖海第一水營當了一名副哨將。
除諸營將官外,林縛還委任曹子昂為觀軍容使,觀軍容使有監軍之權,負責糾查全軍風紀及輔助林縛處理軍務;吳齊為總哨,負責訊息斥候等事;傅青河為總教頭,負責全軍治訓及鄉營民勇輪訓等事;孫敬堂為庶務,負責協助林縛處理軍中瑣碎事務。
至此,林縛算是將手頭上主要的戰力都納入較為完善的體系內統一排程,共編正卒、輔兵六千五百餘人。
****************
由於江東左軍屬於鄉軍體系,錢餉兵甲甚至駐營費用都需自籌,將崇州縣劃出來作為江東左軍的餉源地,也是江東左軍勤王立下首功後所獲得的特賞。
要維持一支正卒、輔兵達六千五百餘人、錢餉兵甲甚至駐營都近乎完全自籌的部隊,對後勤補給的要求是極為苛刻的,更何況江東左軍編有騎營、步營、水營,複雜程度更是呈幾何直線上升。
林縛得授靖海都監使,總領江東左營鄉軍,雖受節制、但不再是隸於江東按察使司的屬官,有權在崇州設靖海都監使司衙門,徵募吏員佐官輔佐軍務。
林縛委任林夢得、胡致庸、孫敬軒等人為衙門裡的典吏、司吏等職事官吏,實際上以林夢得為首、胡致庸、孫敬軒、胡致誠、林景中等人為輔,總攬江東左軍後勤補給及西沙島民屯及軍械營造諸事。
曹子昂、吳齊、傅青河、孫敬堂等人都隨林縛留在崇州署理軍務。
集雲社受林夢得遙制,也暗中控制崇州民政;津海津衛島也受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