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歷史 |

第43章 土豆、玉米、紅薯!恐怖的畝產量! (第4/6頁)

加入書籤

而此時,問答空間之中……

秦鎮也不管這歷朝歷代那些人聽不聽得懂。

他又繼續開口道……

“其實,說到之前的大航海時代,就不得不說另一個東西了!”

“糧食!”

“糧食,放在任何時代,都是必需品,行軍打仗要糧食,乘船遠洋也需要糧食。”

“但糧食這東西吧,產量算不上多高!”

“就說大明當時糧食畝產吧……”

“明朝初期,北方的糧食畝產,大概在一石到三石左右,相當於三五百斤的樣子。”

“南方的話,畝產平均也差不多。”

“當然,不同糧食,畝產也不一樣,但反正大差不差,就是這個資料!”

“但是吧,大航海時代,有人發現了一些高產作物!”

“這高產作物分別是:土豆、玉米、紅薯!”

“先說土豆。”

“土豆,不同地區也有不同的叫法,馬鈴薯、洋芋、山藥蛋、地蛋等等……”

“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到處去探索,到了美洲之後,就遇到了這玩意!”

“這東西原產地就是熱帶美洲的山地。”

“這東西被當地的土著人烤來吃,不說有多難吃吧,但也與好吃扯不上關係。”

“不過,儘管算不上好吃,他們也還是帶上了,沒辦法,沒有吃的了,不帶這玩意,他們回不去了!”

“好在這東西耐儲存,也不至於放在船上壞了。”

“帶回去之後,有了正常食物來源,自然也沒多少人吃了,儘管這東西也在傳播,傳播到大不列顛的時候,甚至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把這玩意當成奇花異草來觀賞!”

“當然,既然在傳播,華夏自然也會被傳播過去。”

“只不過,具體什麼時候傳過來的,那就不知道了。”

“不過,根據一些記載,表示明朝萬曆年間,就發現傳播進來的土豆,但並沒有大規模種植,記載的文獻就比較少。”

“土豆與木薯,葛根,地瓜等一樣,都是食用塊莖。”

“種植的話,這就不得不說土豆的特點了。”

“除了正常環境以外,土豆完全可以在極寒天氣下種植生存,它本身就屬於喜涼氣候的作物。”

“當然,在溼熱的地區也可以種植,但一代之後,品質就有可能退化,所以,還是儘可能去稍微比較寒冷的地方種!或者按照季節,秋冬季節去種!”

“一顆土豆,按芽切塊種植,有多少芽,就能種多少株苗。”

“像是明朝那種天氣,簡直太適合種土豆了!”

“像是永樂帝設立的奴兒干都司,那地方,簡直就是天然土豆種植園區!”

“而土豆的生長週期也比較短。”

“正常情況下,八月下旬,九月、十月就可以種了,八九月種,十一二月就可以收!”

“十一月也可以種,第二年二三月就可以收!”

“根據品種不同的差異,早熟的,六十天左右就可以收穫,晚熟的,則需要一百天左右。”

“當然,最好是不要去吃已經發芽的土豆,或者青皮土豆,發芽或者青皮時,會含有過量的龍葵素,食用後會中毒!”

“死人不至於,但上吐下瀉是難免的。”

“而產量的話……”

“如果是精細管理,從選種、拌種、播種、施肥、除蟲、除草、追肥等,各方面管理得當,那畝產可達到八千至一萬一千斤左右!”

“如果是一般管理的話,畝產可維持在五千至七千斤左右!大概相當於”

“如果是粗放管理,也就是不追求種植的技術,懶得去除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